守护“老”文物的 “拓新”与“艰辛”
2011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文化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发布会。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截至2011年11月,全国31个省(区、市)2871个普查基本单元的数据核定工作全部完成,普查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包括新发现文物536001处,复查文物230721处。其中包括古遗址类193282处,古墓葬类139458处,古建筑类263885处,石窟寺及石刻类244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141449处,其他类4226处。新发现登记占总量的69.91%。
新理念
近代遗址受关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恰逢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发展转型关键时期,许多以往被忽视的文化遗产品类所蕴涵的重要价值逐步得到认同与发掘。工业遗产、乡土建设、20世纪遗产、文化路线、文化景观等概念不断提出,文化遗产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三普”过程中,这些新理念得到充分重视。
首钢旧址、茅台酒厂、长春一汽制造厂等工业旧址都被登记在案,引起了广泛关注。问及近现代遗址保护的意义时,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以前近现代史迹不被视为文物,比如窑洞、煤楼,但是现在都被视为文物了,说明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提升,越是新越要保护。”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刘小和表示:“与其等这些遗址濒临毁坏或消失后受重视,还不如现在就保护起来。首钢旧址年代比较久远,其保存下来的锅炉等设备,代表了当时那个年代中国最好的钢铁冶炼技术,所以应该加以保护。”
艰辛的五年
1.05米高的数据记录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经济发展差异大,文物普查需要普查工作者们跋涉千山万水,深入高山湖泊、沙漠戈壁、海角屿礁等条件恶劣的地区,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了解每一处普查点的基本情况,绘制图纸,拍摄照片,再经过认真的核查,比对历史资料,专家审查,最后录入专用的普查采集软件,才能生成一条基础的普查数据。数据之庞大、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用单霁翔的话形容:“光整理出来的各省的普查数据记录摞在一起就有1.05米高”,这其中凝聚了近5万人的辛勤汗水。
据介绍,为了做好普查工作,全国近5万名普查工作者、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付出巨大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令人惋惜与敬佩的是,重庆市奉节县普查队队员张泽权、浙江省青田县普查队队长单泼为普查工作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大批的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实地调查,忘我奉献,在5年内的时间里完成全部国土(除港澳台地区)的普查工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编辑:孙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