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基诺山寨
在北京气温陡降的季节,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寨仍是一片温暖、葱绿和湿润。这里生活着国家最后认定的一个单一民族:基诺族。顺着基诺山下那条平坦的小道走上一天的话,就可以走进基诺族40多个村寨,17000多个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
在山寨中观赏过一次基诺大鼓舞,便让我记住了这个结实的民族。基诺大鼓既意味着创世的祖先,又象征着赐予人们能量的太阳,太阳是基诺族的图腾。当地民间传说,洪荒年代基诺族的祖先阿麦腰白造了一只大鼓,让麦黑与麦妞藏在鼓内躲过了灾难。此后,麦黑与麦妞繁衍了基诺族的后代。因此,基诺族人民世世代代跳大鼓舞,以纪念阿麦腰白,并将大鼓作为神圣之物。
基诺大鼓舞虽漂亮精巧逊于其他一些民族歌舞,但却足以震撼人心——很少有民族歌舞能够以节奏为主要元素,以一面大鼓作为整个仪式的主体。鼓舞程式并不复杂,但当基诺男人以身体的力量击响神圣的大鼓时,荡荡回声所传达出的,却正是激扬的生命。基诺大鼓已成为标识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诺族是一个崇尚健康体魄的民族。尽管在这份崇尚中不乏一些难以切身体会的残酷。每一名基诺男子的成长都要经过层层考验,如同拿生命在刀刃上跳舞。这绝不是比喻。在寨里,我亲见他们赤脚爬上布满刀刃的高架,做各种翻身雀跃的动作,轻盈如飞鸟。那高高的铁架就如我们小区全民健身的器材,大小孩子都往上爬。所不同的是,高架的每一根横杆都极薄,尽管不如菜刀那样尖锐,却也足够伤人。他们自小就如此练习怎样爬得更高、跳得更远,而毫发无伤。
基诺族过去盛行祖先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基诺族吃饭时首先要献一点饭菜祭祀祖先和灶神。他们认为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饭时甑子里的饭不能盛尽,哪怕没有吃饱也要留一些,否则,甑子空了,谷魂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人也就没饭吃了。
在这迥然于自己生活的地方,看多了,听多了,有时仿佛置身三界外,对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有了些陌生的感觉。浓郁的热带丛林里,高高的树木上常看到半米见方的平板格子——据说那是男人睡觉的地方。白天,男人在地里劳作,晚上,就在树上休整片刻。如果白天干的活让妻子满意,她就可以“赏”他晚上在屋里睡,不然——树上睡去!这风俗的离奇让在人莞尔一笑中又回到了现实。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无本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派工作队进入基诺山,帮助基诺族人民发展生产和文化。如今,重视教育的基诺族孩子的入学率和上大学的比率都是相当高的。基诺族的年轻一代正在悄然改变着民族的面貌。这却不免使人想到,基诺山寨中的传统习俗和当代文明会交融到何种程度?他们能否在未来的文明路途上留住这座古老的山寨?
(编辑:孙育田)
· | 北京倾力打造《中国梦365个故事》 |
· | 北京大众文化活动迎中秋 |
· | 北京启动首届惠民文化消费季 |
· | 北京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九月开舞 |
· | 北京园博会进程过半 北海文化周荡起双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