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织锦研究》 封面
传统织锦特约记者 黄青文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李景新
在海南岛,倘若你选择某个传统节日,或者特殊的日子,走进黎族村寨,你便有机会看到各种各样出自黎家女子之手的精美织锦,诸如: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围腰、挂包、壁挂等。这些黎族织锦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图案各异,显示出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浪漫气息。黎族织锦,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实为黎族传统艺术之精华,堪称中华传统工艺之瑰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原生态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黎族人民在衣着习惯上自然也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平日里在城镇已经很难看到穿着黎族传统织锦服饰的人,即使在黎族村寨,穿戴民族服饰的人也不多见了。在这种形势下,能够掌握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人无疑会越来越少。而目前具有某些黎族特色的服饰也明显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包括款式、用料、花纹图案等,与原生态黎族织锦传统服饰已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黎族传统织锦———这种具有着悠久历史、蕴含着黎族深厚文化内涵的精美工艺,现在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的事物逐渐被新生事物所取代,这是比较普遍的规律。就服饰而言,即如汉族服装,纯粹汉族的传统服装只延续到明代,之后经清代的改造,已不再是纯粹汉族传统服装,再后来就一古脑地都被西化的服装所取代。时至今日,汉族日常的服饰已经很难看出“传统”的东西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黎族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现代通用服饰所取代,这也是正常的事。
但是,作为一种民族记忆和文化遗产,某种传统事物的消亡则会带来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世界文化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积极推行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意义正在于此。现代人对于某些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更主要不是看其实用价值(当然也可能会产生实用价值),而是要使这种人类已经发生过的文化作为记忆永留人间。可以说,无论出于怎么样的目的,任何人都无权阻止少数民族人民的现代化追求,但同时也有义务抢救和保护其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永不消失的民族记忆。
因此,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推动少数民族现代化建设,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处。不仅如此,假若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到现代化生活中,还将会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富有特色的生活图景。
黎族织锦工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这种工艺自古都是通过代代手工传授延续的。历史上,织锦服饰是黎族人的日常服饰,节日或仪式上对这种服饰的穿着更加讲究,这就要求黎族妇女必须懂得织锦,于是便形成了传统,也正是这样的传统,使得织锦工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自然的延续下来。但是如今黎族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年轻人更乐意于追求大众化的现代服饰,从而使得民族服饰变得不是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所以,掌握织锦技术也就不是黎族青年女性所必须的了。加上黎族织锦工艺全从心出,技术难度大,编织速度慢,于是大部分黎族青年都不再乐意去学习这门技术,这就使黎族织锦工艺的延续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同时,也给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带来很大的困难。
黎族织锦工艺保护的困难还与黎族没有文字有关。由于没有文字,历史上黎族织锦工艺的经验缺乏理论总结,无法通过书面文献传递下来,只能靠着心手相传。时至今日,如果还不进行理论研究,一旦“代”与“代”之间出现断层,工艺技术将会自然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探讨,用中华民族通用的汉字把黎族织锦工艺通过书面文献保存下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黎族专家林开耀先生,长期从事自己民族文化的研究,对黎族织锦艺术更是一往情深。《黎族织锦研究》一书是林开耀先生所著,为海南省社科联规划的《海南本土文化书集》第一辑中的一部,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4月版。他深知抢救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优秀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志要对黎族织锦艺术作一项较为完整的理论探讨和总结。他长期深入民间,查访、收集、研究,积多年之力,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终于与他的合作者一道完成了这一心愿。在这本书中,作者对黎族织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对织锦及相关工艺的技术和操作过程,对以织锦为基础的传统服装、龙被、饰品的特点,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探讨,并插入大量珍贵的图片文献。可以说,这是黎族织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可喜的收获。它也许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令人满意的地方,但它必将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