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民刚刚获得了“萨姆尔·史克利普终身成就奖”。他说:“这是亚洲人的骄傲,这个奖以往的获得者都是现代舞里程碑式的大师,而现代舞发展的重心在欧美。我是第一个获得这项荣誉的非欧美地区艺术家,台北的出租汽车司机见到我都会向我祝贺。”
本报讯 一枝枝荷花摇曳生姿,粼粼波光映射在剧院墙面,舞剧还未开场,观众似乎已经走进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云门舞集演出的《九歌》昨晚在国家大剧院登场,观众一走进剧场就能感受到林怀民为观众营造的清新的自然环境。林怀民在演出前告诉记者:“《九歌》中你能看到多种元素的融合,也能看到很多的大自然的植物。”
《九歌》取材自屈原的诗篇,却无意于复制仿古的场景,而是以诗篇为想象的跳板,探索其对今人的意义何在。因此林怀民并未拘泥于原著的11个篇章,而是将全剧分为8个段落,扣紧了迎神、降神、送神的基本精神,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呈现了人类的无尽向往。该剧庄严肃穆、气势磅礴,却同时迸发无限的原始激情,展示了短暂的人世生命企图追求永恒的纠结。
从一个穿西装的人提着皮箱行走,转换到各种头戴面具的神仙的舞蹈,《九歌》不是屈原《九歌》的复制,也不是复古,而是将现代人的生活植入林怀民心中的《九歌》。他说:“有现代人穿梭其中,我是想说明这部舞剧是以屈原的《九歌》为想象的跳板,神仙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神仙都是人抬轿子‘抬’出来的。所以,舞蹈中出现现代人,不仅能够表明这个道理,还能提出一些疑问,这就是我所想表达的。”
说到《九歌》再次演出,林怀民说:“这已经是《九歌》的第四代演员,再次演出这部作品,我们没有做很多的改动,只是对一些动作做了拉皮和放大。《九歌》中的角色,凡是神的角色我们都会用面具来装饰,这些面具都是我们从贺兰山脉岩洞中的壁画演变而来的。而舞剧的音乐更有台湾原著民大合唱、西藏喇嘛的梵歌,以及日本、印度和印尼等地的民间音乐。”
林怀民刚刚获得了美国舞蹈节的“萨姆尔·史克利普终身成就奖”。对于获得这样的荣誉,林怀民说:“这是亚洲人的骄傲,因为这个奖以往的获得者都是现代舞里程碑式的大师,而现代舞发展的重心在欧美,我是第一个获得这项荣誉的非欧美地区艺术家,所以这不仅是我自己的骄傲。这个奖确实反响很大,台北的出租汽车司机见到我都会向我祝贺。”
《九歌》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三场,然后在全国巡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