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摄影>摄影评论

摄影网群渗透互动初探--[李伟]

时间:2011年11月30日 来源: 作者:
0
互联网近年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影响,甚至是革命,作为新技术为基础的摄影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重视和研究摄影网站与QQ群之间的互动渗透在摄影传播中的现象及关系,对于摄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指的摄影网是互联网有一级域名的专业摄影网站,群是指目前互联网使用最广泛的即时通信平台——腾讯公司运营的QQ群。
一、网站颠覆传统传播媒介
     传统的摄影传播形式正被网站颠覆。摄影图片传统的传播途径是展览、橱窗、画册、书籍、刊物、幻灯播放。展览、橱窗、幻灯片的图片制作出来后豪华高雅、精美养眼,但是都受到成本、地域等限制;照片制作、场地租用等费用开销大,多数摄影人是承受不了;出版画册更是不容易,在报刊尤其是专业摄影报刊发表作品那是大多数影友达不到的。即或在展厅办影展,展出三五天或者一周,好则几千上万人看,轻者只有几百人光顾,大有高处不胜寒的味道。绵阳市文联的展厅地处比较偏僻的沈家坝,虽然收费很少,甚至不收费,但是看展览的人数太少,除了开幕有几十、百多人到场外,以后的展出每天也就是几十个人看展览。其他的城市大多数与此相似,好不到哪里。出画册,有书号的印刷上千册也要三、四万元。因此,很多摄影人尽管搞了几十年摄影,也没有举办个人展览和出版画册。网站的出现,传统的摄影传播媒介被颠覆了。
     摄影网站发展很快,国家、省、市摄协都建起了网站,一些部门和个人也建了摄影网站。还有器材、技术、婚纱、广告、风光、儿童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摄影网站。在百度输入摄影网站词条,就会跳出70多页的网站目录信息,摄影网站不计其数。
   摄影网站不仅数量多而且容量大,每个人都有展示作品的机会。很多网站除了开辟栏目以外,还开辟了论坛。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摄论坛就开辟了《精华区》、《图片区》、《技术区》、《活动区》、《厂商服务区》等,每个区又设置了栏目,如图片区设置了《学习园地》、《生活纪实》、《人像人物》、《风光景物》、《静物小品》、《黑白摄影》、《创意天地》等栏目。网友只要注册了都可以发帖,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也可以学习、评判别人的作品。每天都有数十上百的新帖发表,一个好贴有几百甚至数千人看,读者浏览次数、评论一目了然。
     传播速度快,传统介体望尘莫及。网站发帖可以实时跟进,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重大事件发生后,网站图片的传播与访问互动尤为快捷。在2010年国家发生的几次自然灾害中,摄影网站的发帖速度让传统媒体难望其项背。绵阳摄影家协会网开辟了《绵阳人玉树地震灾区紧急驰援》栏目,先后有三个摄影人跟随救灾人员和志愿者去玉树,将汶川地震灾区人员及时赶赴玉树抗震救灾反馈到网站上。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郑植耀参加了北川民兵救援,他在玉树救灾现场拍片后,用笔记本电脑直接在网站上发帖,让网民及时看到了前方消息。201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次生灾害,泥石流和洪水将安县黄土、花荄两座大桥冲垮,永兴、任家坪等地板房区进水,唐家山堰塞湖塌方再次堵塞,绵竹清平直升机救险等重大灾情,摄影人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很快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绵阳摄影家协会网的论坛发帖,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唐家山出现溜索部落帖子发出后,政府得知消息,很快取消了不安全的溜索。之后,中国摄影家协会表彰抗灾救灾摄影人时,绵阳市有四人被特批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一人被评为全国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到人民大会堂领奖。
      拓展空间延长时间。影展是摄影人交流和展示作品的常见和有效方法,网上影展大大地拓展了空间。很多摄影网站都开辟了网上影展以及个人专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的《在线影展》做得成功,影响较大,称为“永不闭幕的摄影展览,无限广阔的展示空间”,每年超过一百万人的关注,这是普通展览无法企及的高度。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评价说,在线影展展示了很多优秀作品,涌现出了很多摄影优秀的人才,为摄影家作品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与国际接轨,为摄影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展览既便捷又严格,首先是通过电子邮件邮寄,经编辑审核后发通知,作者将光盘寄到网站,然后开通影展。2004年通过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入会细则规定,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举办过个人作品展的乃入会条件之一,已经有不少人通过网上影展览而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有的省市也是将在网上个展作为加入当地协会的条件之一。在展厅办展览,最多是本城的好友参观,而在网上办个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大大扩展了空间。而且网站展览永远不落幕,网友平时不在线,等到有时间上网,就可以在论坛看到图片,便于学习。网站还有好处就是发帖后,自然生成搜索信息,通过百度等搜索可以搜索到,哪怕过了几年的帖子,只要输入关键词很快就能查到。网上影展无限延展了展览的时间,相当于建了一个图片文字库。
     微博为摄影交流传播插上了翅膀。从2010年开始火爆的微博,也在摄影专业网站陆续蔓延。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新浪和腾讯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截止2011年10月21日,中摄协官方腾讯微博有注册听众61025人,发布微博1044条,这个数量不算大,但是它透露出了一种趋势,不可小视。微博的灵活性也是其他形式难以企及的,2011年6月,两岸四地摄影家魅力北川行活动,将摄影家分成四路赴北川各地拍摄灾后重建情况,同时开通了腾讯微博专栏,因事先要求每个摄影家开通微博并加入到活动的专题中来。微博展现了它的魅力,摄影家到达一处,首先是用手机拍照,写上一段文字发到微博上。深圳摄影家马兴江与我同在一个组,走的是北川最偏远的马槽、坝底、青片河一带,每到一处都把见闻的文图通过微博传出去,同时也收听到了其他组的拍摄情况,比如拍到了穿着羌族服装的姑娘了,在石椅羌寨寨门接受了礼遇,灾民新家及羌族人的生活等,避免了拍摄题材的重复,也让灾区情况很快通过微博传遍了世界。现在,在很多场合,有不少人拿着手机拍照,或许他们就在使用微博传播图片。
     形式不断翻新。微博、空间也进行了关联和互动。第三只眼影像空间是个比较有特色的网站。会员注册后,有自己的空间,此空间也象一个博客,日志、相册、微博让人展示自我,可以关联加入好友,与好友经常互相阅读图片、日志,留言、问好,对他人的图片可以给表情,可以评论。每天上网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复朋友的问候。朱宪民、李伟坤、李树峰、贺延光、黄一鸣、藏策、蔡焕松等名家都是我网站好友。我向李伟坤说,你是中国摄协副主席,经常在网上发帖、空间留言,真是与时俱进啊。他说,有空就上上网,我也喜欢这种交流的新形式。这种新式,比论坛发帖有进步,论坛、空间有机融为一体,既是个人专辑,又能一对一,一对多地进行交流。网络海量信息和无限空间,可以把人有限的时间全部耗费进去。
二、群为摄影传播推波助澜
     即时通信平台国内有QQ,MSN、阿里旺旺、飞信等。QQ是独家老大,在全国有注册用户10亿户,其中4—5亿是活跃用户,用户遍布全球。很多人打开电脑和手机就挂起QQ,在人际交流中,留下QQ号码也是常事。志趣爱好相同的人建起了QQ群,摄影群也应运而生。全国摄影群在万个以上,成为摄影人交流的又一大平台。
     建群门槛低,志趣相投即可建群。建立网站手续复杂,开办论坛控制很严,而建QQ群相对太容易了,只要长期在线,达到一定级别就可以建200人、500人的群,摄影群人数满了还可以建二群、三群。象四川省就有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群、新体验摄影论坛、成都摄影角等群,为了工作还建了省摄协网地市州联络站群。还有婚纱、风光、爱鸟等群,有的还根据器材来建群,如“C”群、“N”群、“D3群”、“D700”群等。入群只要说出使用的器材、谁介绍的等,便可获得通过进入群内。几乎每个人的QQ名都是网名,一些很专业的群就提出只谈摄影,勿谈其他,所以要求实名。退群非常自由,鼠标一点就搞定。对于不守群规、发广告、长期不发言的人,群管理员有权踢出。通过优胜劣汰,群里留下的基本都是精英了。
     在线实时交流,没有空间距离。大家把照片发到群里,很快就有人评论,甚至有人很快将片子做调整、剪裁后再发上来。也可以针对某个议题进行讨论,发言直率、委婉自便;也可以针对自己困惑的问题问人。有人说自己PS做不好,群里会有人截图一步一步地教你。有人提出这张风光照太好,是怎样控制光比的?马上就有人回答:“按照亮处测光,再综合光比,天地反差大,也可以采用渐变灰镜。”北京黑白摄影学会郑永康老师黑白做得好,群里影友求教,他一步一步地讲解,把自己的样片发出来,让大家受益匪浅。如果还要深入了解,还可以一对一地交流,不想打字,可以语音、视频交流,非常便捷。在群里,影友的问题几乎都能迎刃而解。中国女摄协的摄影家还经常开展多人语音会话,就像召开电话会一样,将全国各地摄影人很快召集到一起,议论话题,简直方便极了。
    群的空间也在拓展,新功能不断出现。共享可以将好的作品、软件发上去,大家分享下载;群邮件可以一次将通知、文件等发到群成员邮箱。群的出现,给摄影人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乐趣。
    智能手机的出现,更为QQ的运用提供了方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每天就用手机把QQ挂在网上,有空就与群里的影友进行交流,随时了解群里信息,保持信息通畅。
三、网、群的弱点制约了交流
   网络和QQ群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身的不足和软肋,制约了其交流、发展。
    网络受限制较多,影响了其发展。因为网络是公开的,论坛发帖良莠不齐,宣传色情、暴力、迷信、反动、虚假、广告的帖子是绝对不允许的。为此,政府对此控制较严格,一些网站因不合格关闭了网站论坛;有的从严审批,先审后发;有的批不了,就与一些综合网站联办摄影分论坛。先审后发的制度,需要有人员值班,但是,摄影网站一般是业余兼职的,很难保证有人员随时在线,所以,会员发的帖子不能及时审发,很容易影响发帖人的积极性,导致上网人数下降。
   网站增多、微博兴起。QQ群的活跃,使得摄影网站浏览率下降,人员分流,影响了传播。互联网空间无限,信息海量,新的形式不断涌现。中国摄影手机报2010年大力发展用户,并且免费向摄影人发送手机报,摄影信息及时而丰富,吸引了摄影人的眼球。微博更是占用了人们的空间,过去手机功能是打电话、发短信,现在拿着手机,除了玩游戏就是上网。无限的网络挤压了人们有限的时间,各种新型传播形式在博弈。很多摄影网站反映论坛的浏览量在下降。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站的神韵论坛《社会生活》帖子一般查看的人数为500人左右,多的上千人,回复的一般在10人以下,精品贴可以达到3000人以上。绵阳摄影家协会网论坛《纪实摄影》2010年每帖平均查看200人左右,2011年下降到100人左右。
    网站的时效性较之群差。用手机登陆发帖很困难,只有在台式机发帖,影响了网站及时传播。网站更不能不能象群那样实时传播,节奏快的现代人,缺乏等待网上发帖审查通过的耐心,因而影响了上网积极性。等到上网看帖时,已经过了多时了。看来,要通过手机上网在论坛发图片,网络、手机终端的技术尚待发展。
    QQ群也有不足。群的优势是实时对话,同时也是它的弱点。群里发的图片和讨论的问题是“易碎品”,稍纵即逝,如果不在线就难以看到,错过机会。群里发图越多,说话越多,很快就被冲走了。群里的文图也不能通过搜索功能,在互联网找来阅读。群的读者面也比较窄,一般的群200人,大群也就是500人。因为只有具备了V6QQ用户才能建大群,最多只有500人。群发的图片最多也就是几百人看,限制其向外扩展,不象网站是开放式的,任由网民浏览。群的发言不能象网站那样分门别类设置栏目,随意性强,不能系统地体现主办者的意志。现在很多摄影群没有话题可聊,就聊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聊一些发牢骚和低级趣味的话题。打开某个摄影群,基本上是聊扫街如何去拍妹妹,或者说哪里的东西好吃,谁喝酒厉害,时间一长,喜欢聊摄影的影友就不吭声了,甚至退群。
四、网群互动的互补效应
    在实践中遇到上述问题,一些网站的管理员尝试着做了些网群互动的探索,形成了聚合效应。第三只眼影像空间网办了500人的“第三只眼群”,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办了500人的“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群”、“省摄协网地市州联络站群”,绵阳摄影家协会网办了500人的“影友群”和200人的“绵阳摄协网版主联系群”、“看世界摄影群”。网站有通知,同时在网站和群里发,群里的人可以转发其他影友。
    中国摄影手机报要通知影友订手机报,但对省、市级会员的资料不详,后来工作人员加入摄影群后,通过群发电子邮件,影友又将信息转发,很快使众多影友获此消息,同时,他们还在群直接回答影友的问题,达到了较好效果。中国摄协要举办地震三周年的图片,缺乏部分作品,四川省摄协秘书长贾跃红在省摄协网地市联络站发了消息后,马上有人响应,消息转发到当地摄影群,有图片的作者将照片截图,中摄协主办者当场选稿收稿,在时间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保证了地震三周年前展览和出书。如果没有QQ群的实时传播,仅仅靠网站是不容易做到的。
    群是网站的延伸。第三只眼网群互动做得比较成功。网站公布QQ群号,提醒大家加入,群里的公告栏也公布了网站的网址,欢迎大家注册。管理员经常把网站发的新帖链接到群里,在线影友看到后复制粘贴,很快就找到了网站新帖,提高了网站的浏览量。网站公布了响沙湾第二届国际摄影周活动后,消息传到群里,群里开展讨论,并相约参加活动。在活动现场,许多再网群多次聊天联系的影友,见面后非常亲热,成为好朋友。活动结束后,在网群交流作品,畅谈心得,更新观念,提高了技艺。
     网站是群的支撑。网站是经过严格审查,有固定的域名,有公信度。将群里的讨论发到网站是一种有效方法。当群里集中讨论某项问题时,讨论过程的文图经过整理再发到网站,这样,大家浏览帖子时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发言和图片。因为是经过整理了的,中间无关的话和口语话可以精炼省略。第三只眼群做了多次尝试,群管理员将讨论的问题整理主题后发贴到第三只眼影像空间网后,得到了再次传播,他们讨论的《数码彩色转黑白片》、《影像语言增强影像魅力》、《表演性的照片让摄影彻底变味》、《我们为什么要摄影?》、《坚守拍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等问题,使大家颇受启发。
    网群可以互动。2011年,北京影友肖凌峰在“第三只眼群”发布了云南儿童字玉万面部因患血管瘤无钱医治的消息后,引起影友的反响,部分热心人决定救助字玉万。群里几个积极分子多次在多人语音聊天召开“电话会”商讨救助事宜,云南临沧摄协的影友也加入进群,及时反馈字玉万的情况。很快,群里影友积极捐款。但是,捐款仅够字玉万到昆明的检查费用。这时,大家想到了与网站互动,于是,在第三只眼影像网站发帖,网站又将帖子推向首页,网站摄影人纷纷响应,网站负责人蔡焕松带头捐款1000元,其他影友也跟进,又筹集到了部分款项。摄影网站与QQ的互动,使一个远在云南的患病儿童得救。
    群与网互补。传播形式的不断翻新,人员向着方便、快捷、轻松、人气旺的地方扎堆,导致网站人气下降和分流也是自然的,网群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只眼群要求入群的会员要加入三只眼网站;网站的注册会员上网时间多的,就鼓励他们加入群,一些知名专家在群里说话虽然少,但是能够起到支撑作用。适者生存,只有不断更新,适应新技术,才能生存和发展。本人花了两年功夫制作的专题《“5.12”地震幸存者100》,里面详细介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100名幸存者的生存状况,每个人一篇500字的文字,一张肖像,一张生活照。在绵阳摄协网挂出后,访问量达到2.4万人次,国内外一些报刊还选登了部分内容。后来,制作成电子书上下两册,翻阅比纸质书籍还方便。一些网友需要这部电子书,我就在网上留下QQ号码,需要的可以通过QQ邮箱传递。这部电子书有46多兆,文件大,QQ文件中转站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发超大附件,收信人可以在中转站下载。这个功能弥补了网站不能传递电子书的不足。后来要的人多了,我就通过几个群群发邮件,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五、网络媒介方兴未艾
    新技术日新月异,媒介各领风骚。诺基亚推翻摩托罗拉成为手机大佬,而苹果凭借软件,很快把诺基亚挑落战马。智能手机来势汹汹,成为人们新宠。移动网络攻城略地,势不可挡。手机不再是简单的手机,而是个人信息终端,这种省事、方便、省心的形式越来越发挥着巨大作用。手机上QQ、看图片、看展览已经是家常便饭。数码摄影的大众化、娱乐化在手机拍照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作用显现。2011年北京暴雨成灾,一个市民用手机拍了地铁进水台阶成瀑布的图片被各大报纸采用,也成为大家的谈资,震动了摄影界。
    博客、微博虽然好,但是因为好友少、受众很少使得博客浏览量太低而起不到作用,靠网站推荐上首页的机会非常困难。名博之所以浏览量大,是因为信息量大、更新快。其实,名博靠作者本人是无法有如此丰富的信息,它是一个群体在为其做支撑。名博党青在腾讯较有影响,在博客首页有他的专栏,他的大多数帖子被推荐。我改变博客方式,不在自己博客上发帖,而是加入他的团队,为他提供图片,他的名博效应不可估量,我借助其博客发的帖子一晚上可以达到几万人的点击率,现摘录几次博客:
《北川湔江左岸,几千民众被溜索》阅读14.56万人,评论267人;
《新北川正式跻身世界城市之林》,阅读10.02万人,评论378人;
《北川首次分房 , 高科技给力很靠谱》阅读9.26万人,评论170人;
《北川银妆素裹好大雪》,阅读11.34万人,评论228人;
《震后三年,15万人春社踩桥》,阅读6.24万人,评论201人;
《温总理九到北川》 浏览阅读5.91万人,评论526人;
《绵阳蹦极:从“躲水”到“抢水”的杯具》18.6万人,评论516人。
    这样的阅读点击率一般的网站和传统媒体是很难以达到的。因此,有这样好的平台我们不能轻视它。于是,我将名博主党青请到摄影群,让他在群里发现线索,认为好的图片直接发到博客上。他的博客与QQ空间是互动的,发到空间就直接上了博客。读者在通过群、好友等方式进入空间看了图片后,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转到自己空间,好友也可以再次转发。这样,好照片可以无限制地被转发,传播的途径更广泛。
    在互联网时代网站和群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新技术、新方法, 网络颠覆了摄影传统的传播交流形式,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移动网络大潮汹涌澎湃,它是不久将来的传播主流,成长中的“乔布斯”将掀开新的一页。享受了新技术摄影成果的摄影人,不能漠视它,而是要重视它,利用它。可以这样说,你不会上网,没有QQ,你算不上现代摄影人,也可以说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摄影人!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