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曲艺>资讯

曲艺人才培养的困境

时间:2013年03月26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郑万里
0

  曲艺是老百姓易于接受和掌握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灵活简单、轻松幽默、亲切随和,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不论是在农耕之余、劳作之后,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还是赶集逢会,避离喧嚣,择幽静一处,均不需舞台、化装,不拘服饰、道具,甚至无需灯光,三五人一围,说古论今、品评世态,俚语乡音、土腔土调,妙趣横生。

  如今,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以曲艺演唱谋生的生存方式自然失去了吸引人才的魅力。目前,专业和业余的曲艺人才以及专业曲艺表演团体都在急剧减少,基层的曲艺队伍和业余曲艺爱好者更是后继乏人。改革开放以后,农民一拥而上向城市迁徙,喧嚣的乡村一下子变得沉寂。这种社会人口结构布局的改变,使曲艺在失去了巨大农村演出市场的同时,也失去了最大的人才资源市场。

  曲艺长期以来占据的农村市场消失了,而这门艺术对演员和作者的素质要求不但丝毫没降低,反而还快速、大幅度地提高。曲艺艺术要求演员“一人一台戏”,不但要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还要能自己伴奏、演唱、导演,有时甚至还要自己进行脚本的创作。并且,一个曲艺演员要想登台演出,哪怕是演一个几分钟的小段,没有多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可仅仅具有那些传统的技艺都已经有些难以招架了,当今各门类艺术的竞相比拼对曲艺演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一个曲艺演员要想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关注,还要能歌善舞,甚至要身兼多艺——声乐器乐、魔术口技、模仿杂耍等多种绝活样样精通,方能在舞台上混得一口饭吃。曲艺艺术成了一个门槛高、投入成本高,经济收益和展示空间却相对较冷的“买卖”,这种形势对曲艺的队伍建设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对于曲艺演员来说,曲艺的创作境遇则更加惨淡。当今的曲艺作品创作难、发表难、上演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段曲艺作品的创作,不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还要有独特的视角、精微的感悟、精妙的启思;不但要塑造出鲜活丰满的人物,还要有隽永风趣、乡音浓郁、以少胜多的深厚语言功力。即便如此,一段曲艺作品创作出来,却不见得有多少人赏识,即使能得到发表或者演出,其经济收益也令人心寒。

  除了艺术作品生产和回报的不对称之外,曲艺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市场价值定位则更加难堪。曲艺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虽然已从沿街乞讨的“小玩意儿”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但曲艺作者这个职业至今还没有被社会认可。在林林总总的社会职业中,曲艺只有演员职位的认定,还没有其作者的一席之地。换句话说,曲艺很有魅力,但从事曲艺创作的作者却属“无照经营”。欣赏曲艺令人心悦神往,而专职于曲艺创作却进不了厅堂。没有自己的专业文学创作队伍,这门艺术在文化底蕴积淀和创意开发、拓展等方面多少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失去了它在市场参与公平竞争的基础硬件条件。没有职业作者的曲艺队伍,只靠演员散兵游勇式地四处出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有多少人愿意投身于这支队伍?

  现实已经如此,而曲艺界在人才的培育上至今还坚持着较为单一的师徒传承模式。这种培育模式已与时代基调相差甚远,构成了对曲艺队伍建设的一种机制性制约。一个师父终生只能带一个或几个徒弟,且门第森严。这种教育模式本身就让多数的现代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师带徒可以,但普及性教育对曲艺的人才队伍建设更为重要和现实。现代教育同现代化工业一样,已走到了“大批量生产”人才的时代。曲艺界还端着架子,坐守家门,画地为牢,岂不是自断前程?

  开拓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存与发展的渴求,而要生存发展,必须有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的顽强意志力和定力,这种意志力和定力必然来自于安身立命、敬业崇道的职业精神。而拥有这种精神的艺术人才当今还有多少?且不说业余的曲艺爱好者,就是那些专业的曲艺艺术家们,又有多少人把曲艺视作“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生基业?只要有了能比曲艺更赚钱、更露脸、更容易蹿红的机会,有几个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贫而绝不“离家出走”的?当然,曲艺人不能只守家门,不去干别的,关键是走出去的人中少见有带着打拼来的成果为曲艺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大都是 “人去楼空”,从此一去不复返。那上了银幕、荧屏,庆幸自己终于跳出了曲艺这个“穷家破院”的人,还能再一门心思去为曲艺培养人才吗?

  因此,无数的困难考验着曲艺队伍。一方面圈内的人才不断流失,一方面更多的新人又难以进到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儿”里来。观念的落后与职业精神的弱化,使曲艺的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异常寒冷的季节。

  但是,寒冷并不扼杀生命,却是生命得以休养生息、重新孕育生机的必要环境和条件。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人们择业观念的改变,相信曲艺艺术凭借自身的个性魅力定会为自己迎来一支富有时代朝气的新型人才队伍。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