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城唯一的曲艺专业表演团体,北京曲艺团已经走过整整60年,这60年来,北京曲艺团以纯正的京腔京韵受到京城百姓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突发事件,北京曲艺团所表现出来的“短、小、快、灵”的节目形式和风格是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所达不到的,这60年来,北曲处处发挥着自己在文化战线上的轻骑兵作用,扎根人民、反映社会、又在不断创新。
北京市曲艺团成立于1952年10月28日,首任团长是我国著名曲艺名家、相声艺术家王世臣,单弦艺术家谭凤元、曹宝禄,曲剧艺术家魏喜奎,相声艺术家孙宝才、高凤山,以演出创作大量的经典剧目而蜚声海内外。曲艺团自成立以来,共上演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优秀节目600余个;曾是全国最大的曲艺团,号称一百单八将,多次荣冠首都文艺舞台。历经60年的艺术实践,北京市曲艺团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说演弹唱,雅俗共赏,形成了世所公认的“北京曲艺学派”。
“任何艺术形式都代替不了曲艺的快。”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马玉萍对记者说,“我1955年参加曲艺团,当时曲艺团人才济济,演员无论是唱的还是说的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当时我们去演出,一个月的时间天天客满,被当地人称为"十八罗汉闹沈阳"。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当时关学增老师带头写沈阳劳模的段子,观众听了以后非常喜欢,这要比做几个政治报告的效果好的多。”北京曲艺团当时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新节目,社会上有什么好人好事发生了,曲艺团的人就开始创作,有时候第二天节目就能上台。
今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发生后,北京琴书演员才随记者的采访团深入一线,两天后就创作出《抗洪英雄洪》,虽然三天后的演出因故取消,但北京琴书这种艺术形式的短平快完全体现出来了。“发生了事情,我们马上就能写词,马上就能唱。”王树才对记者说。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马玉萍深受鼓舞,“我们都是在解放后曲艺团培养起来的,我的一切荣誉都是因为唱河南坠子而来的,这次咱们十八大,我发动我们全家写词,创作并演唱了《北京精神》。”说着马玉萍对记者清唱了几句,“不管你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来北京您就是北京人儿……”老艺术家深厚的功底表露无疑。
“先生教我的东西,我要把它传下去,往小了说我得对得起先生,往大了说我得对得起老祖宗。”王树才在采访过程中几次提到这句话。他是北京琴书泰斗关学增老先生的关门弟子,北京市级非遗传承项目北京琴书传承人。“现在除了演出,我还在北京戏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开了一个班教北京琴书,现在的学员只有五个,而且都不是北京人。”
河南坠子演员杨惠乔是马玉萍的学生,“杨惠乔已经跟我学了10年,其实这些学生也不容易,我们曲艺不像那些流行歌曲之类的,有那么多人关注,我们这门艺术不但学出来不容易,平日里也要抓紧练功,日子过得比较清苦。”马玉萍说,“我从六岁开始学艺,到现在已经70年,现在我要好好带学生,把我们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北京曲艺团当家花旦王玉兰所擅长的是梅花大鼓,有“梅花才女”之称,她还有一个拿手绝活是含灯大鼓,一场演下来蜡烛不会熄灭的本事让人拍案叫绝。这位1972年入团的艺术家马上就要退休了,但对曲艺团的感情一点都没有少,对艺术的感情更是深厚。“我唱了一辈子的曲艺,不可能对这个不爱,但说实话我们现在真的是在清贫中坚守。曲艺团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而现在还不到40人,我们没有自己的演出场地,也就没有了自己的固定观众群,可以说现在是曲艺团最低潮的时候。”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艺术家们植根人民的传统从未丢弃,曲艺团除了在市中心剧场里有演出,还一直坚持深入远郊区县演出,基本上每年都有近200场。今年6月份,相声演员何云伟、加盟曲艺团第一天就下基层演出,为平谷百姓送欢乐。
谈到北京曲艺团的现状,北曲的上级单位北京歌舞剧院总经理赵丽华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像今年六月份加入的何云伟李菁就是一个例子,今后我们还将吸引优秀的曲艺人才加盟。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老艺术家,有优秀的中坚力量,再吸入一些青年演员,把我们老北京传统的曲艺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对于曲艺人才的储备,赵丽华说,“希望除了传统的传帮带形式,北京戏曲学校也能开设专门的曲艺班,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曲艺。”
在北京歌剧舞剧院内,北京曲艺团的艺术家们和记者面对面,畅谈北京曲艺团六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