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百年巨匠》:为美术史研究留下实录文献——访银谷艺术馆馆长杨京岛

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续鸿明
0

《百年巨匠》出品人杨京岛与张大千之子张保罗、女儿张心瑞合影于张大千美国故居可以居。

  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部继在北京卫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热播后,6月17日至20日将亮相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记录》栏目。

  《百年巨匠》由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担任总顾问,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与北京银谷艺术馆携手打造、精心制作,以百年以来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沧桑历史为背景、以新颖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巨匠。该纪录片计划拍摄12位画坛巨匠,每人分上中下三集,共36集。该片第一部介绍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四位大师;第二部将推出潘天寿、傅抱石、林凤眠、李可染四位大师;第三部计划推出吴作人、李苦禅、刘海粟、关山月四位大师。

  《百年巨匠》纪录片和同名丛书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的高度评价,认为“《百年巨匠》丛书和纪录片对介绍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精神都有意义”。中宣部原副部长龚心瀚撰文说:《百年巨匠》格调高雅,故事精彩,人物丰满,叙述巧妙,镜头精美,可看性强,是成功之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称赞“《百年巨匠》是一部视觉版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林木说这部纪录片“是一项艰难、繁浩的文化工程,也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创举”。

  作为《百年巨匠》的出品人和总策划之一,银谷艺术馆馆长杨京岛经历了《百年巨匠》从筹划、酝酿到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东奔西跑,甘苦自知,片子最终呈现的效果和引起的强烈反响,让他和所有参与者感到欣慰:“银谷艺术馆是属于银谷集团的一家民营艺术机构,为拍摄《百年巨匠》不惜投入巨资,志在打造一部传世精品,从观众的反馈和美术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来看,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为了还原巨匠本色、重塑大师形象,《百年巨匠》摄制组历时两年,辗转世界各地,实景纪录拍摄采访,遍寻大师的足迹。在拍摄原貌、原作、原物、原址的同时,摄制组进行了大量的采访,采访对象包括艺术家亲属及其后人、弟子及其后人、友人及其后人、历史见证者、研究学者,取得了独家的口述历史资料。《百年巨匠》采访人数之多,寻访地域之广,在美术家专题片里应该是创纪录的。

  “张大千的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我们都采访了。其中张大千的儿子张保罗,一直跟着父亲几十年,简直是活档案。他之前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我们是首家媒体,跟我们聊家史聊了两天,我们得到了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光《张大千》这个片子,我们采访过的人,已经有晏济文、龙园屏、白雪石、孙家勤、张枭、楼浩之6位不在了,他的一个儿子、一个朋友、四个学生先后离世。大千先生的朋友晏济元先生当时110岁了,我们到晏老家里拍摄,他躺在床上已不会说话,我们拍到了他生前的最后一个场景。《百年巨匠》其实是在抢救历史,给未来的美术史研究留下实录文献。”杨京岛说。

  《百年巨匠》专家团队中囊括了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曦林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中有的参与了节目的策划,有的发表了独到的解读,有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杨京岛说,《百年巨匠》汇聚了中国美术界一流的专家学者,以高端、权威的学术支持作为后盾,并且力求反映现今全国乃至全球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对大师的理解与诠释。

  “《百年巨匠》对现在的画家和年轻人都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人们都知道齐白石、张大千,他们都很有名,他们的画都很贵,然而大多数人对他们的人生和艺术还没有真正的、完整的理解。大艺术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传奇的故事、坎坷的经历,他们对人生、家庭、国家的使命感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可以带给我们启迪和思考。”杨京岛说。

  银谷艺术馆由银谷集团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管理,馆内设有吴作人与萧淑芳作品专室、邓林作品专室,日常展示沈鹏、欧阳中石、刘大为、高冠华、 赵卫、龚文桢等众多艺术家的作品。艺术馆成立4年以来,成功策划举办20余次大型展览。杨京岛说,纪录片《百年巨匠》之所以取得成功,说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艺术类纪录片能出精品,大有可为。

  杨京岛透露,《百年巨匠》第二部(《潘天寿》《傅抱石》《林凤眠》《李可染》)、《百年巨匠》姊妹篇——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油画百年》已正式启动拍摄,预计两年内完成拍摄。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