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素以版画创作著称画坛,晚年亦在中国画创作上着力良多,图为近作:银色世界系列之二
展览开幕式定在上午10点半开始,10点不到,中国美术馆方厅通向各处的路已经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人们在前厅放了很多花篮,一派热闹景象。
很多新朋,好奇展览主人公的生平与经历;很多旧友,忙着互相寒暄天气与起居。大家都在等待他——王琦,95岁高龄的著名艺术家,听他讲70年的艺术旅途。
黑皮衣,花色围巾,卡其色长裤,黑布鞋,身材“高人一等”的王琦精神矍铄,有着经历延安时代的艺术家特有的气质,有着老美院人的“范儿”。签名、握手、拍照,众人争先恐后,他应接不暇。“艺术的道路越走越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短,对自己在创作上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拿出只争朝夕的精神,希望在创作中不断顽强地艰苦奋斗”,王琦至今仍有着浓重的四川口音。
“5年前,我曾在这里举办从艺70周年的展览,如今又办展览,非常高兴。希望同志们给我多多提意见。”王琦洪亮的声音回响在“纪念王琦从艺75周年暨95华诞——水墨新旅程书画展”开幕式上,引发现场热烈的掌声。
没有艺术性的作品是没有感染力的
几年前采访王琦,他一样的精神矍铄,握手有力,不愧是以刀代笔的艺术家;由于语言有时不通,他偶尔大飙英文以方便沟通理解,说起来,你若探索了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艺界的往事钩沉,经历颇为传奇的他,自然是一个资源的百宝箱。
1918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的王琦,自幼受家学熏陶,自上海美专毕业后,1938年春,由老师倪贻德介绍到重庆“政治部三厅”工作,8月首赴延安,首次拿起木刻刀。1939年初回到重庆,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2年筹建中国木刻研究会,1942年和1943年发起组织双十全国木刻展,1948年赴香港,1950年回到上海,1952年起任教于中央美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当选为第一届文代会代表的王琦先生,因交通受阻未能见证中国文联的诞生,而他在之后的60余年岁月里,作为版画大师、艺术评论家、新兴版画运动和新美术运动的领导者,一直见证着中国美术的发展、转折与变迁。
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参与者和亲历者,王琦以充沛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实践着他的革命理想,并贯穿他的艺术人生始终。他的早期作品《难民站上》《难民一群》等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艰难时世和人民疾苦,他的《警报解除之后》《冰天雪地中的我游击队》等名作,以木刻为武器唤起了广大热血青年投身革命的热情。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版画题材转向水利建设、林业建设等,《售余粮》《贮木场》构图开阔,尤其在他尝试创作套色木刻后,《晚归》《雪原峡谷》等作品画面色彩明丽,堪称社会主义建设的艺术史诗。改革开放后,王琦激情奔涌,佳作迭出,《人民万岁》等组画作品气象雄奇,迎来了创作的另一高峰。
“鲁迅先生曾说,艺术品一定要重视它的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作品是没有感染力的。”——这句话鼓舞了王琦几十年创新求变。
少年时的王琦在大革命时期接受了革命启蒙教育,“既当革命家,又当艺术家,两者应是截然分开的,但上了上海美专,听到了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的学说,又看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苦闷的象征》,接受了很多革命文艺思想的感染”,鲁迅的文章让他豁然开朗,他的“纯艺术”的理想破灭了,他希望艺术表现生活、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斗争。
1946年,王琦曾经感到遗憾:自己没有直接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虽然1934年他进上海美专时就认真研读了鲁迅的著作,“可是鲁迅的著作和他的精神,始终是我们这样年轻人学习效法的榜样,我一直在鲁迅先生精神的感召下从事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