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陕西西安举办。市民、游客不仅可以与多个摆摊设点的非遗项目亲密接触,还可与传承人面对面交谈。或许正是这种随随便便的拉家常,让笔者听到了几位传承人不堪重负的抱怨,而这是随团采访时难以听到的。“我有时只能对他们说,别来了,我不在家。”陕西宝鸡的一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样说。面对一年至少40多次有一定规模的视察参观,他只能这样婉转回绝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提出的接待要求。
视察参观、交流指导,对于各类需要保护的非遗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些重要领导、非遗保护方面的权威专家在考察后提出的建议,对于项目的保护和发展往往具有战略意义,非常有必要。但一些基层领导视察参观所带来的“迎来送往、吃拿索要、背稿对答”等“副产品”,却让非遗传承人有些吃不消。
笔者以为,有必要为传承人“减负”。一是产品有价,“拿”与“送”应按市场价格付费。按常理,来了客人,烟茶招待、礼品相送,也是人之常情。但现实情况是,如何招待,送与不送,送多送少,往往已由当地官员越俎代庖了,拿起传承人手工制造的各类物件,放到小车的后备箱内,理直气壮,连起码的成本、工费都没有给的意思。如果只送几个人,也就罢了,但来访者位阶越高,随从越多。不但领导、专家有份,秘书、办公人员有份,就连司机也不能不照顾到。对于“举之与人不甚惜”的地方官员,因项目资助资金的发放要经过其手,多数传承人也只得大肚“容”郁闷了。因此,“谁要做人情,谁去买单”的规矩一定要有,不能让传承人“买单”。
如果说招待与赠送是物质上受损,那么为了迎接考察和调研,传承人在事前还要过“精神”关。除“高度重视”的重压外,最无奈的事便是背稿、统一说法了。对于领导和专家可能问到的问题,一些基层官员甘当“秘书”,起草好了标准答案让传承人“对口型”。既然是“对口型”,便要与文件上的数据相一致,如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该项目的带动、拉动情况等。当然,也不能武断地说这就是在造假,一些相对宏观的数据,普遍老实巴交的传承人又怎么会知道呢?但不管领导、专家问不问,传承人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回“学生”,磨炼了一下记忆力。因此,建议远道而来的视察参观者,尽量不要提前打招呼,并轻车简从,别让地方上安排路线,只有这样,才能问到最真实的信息。
非遗项目需要重视和支持,传承人也多从心底感念国家的政策及扶植,只是别让这些不良“副产品”伤了传承人的心,增加不必要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