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民间文艺>资讯

黑龙江牡丹江:小刺绣有大舞台

时间:2013年04月17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建友
0

  2012年6月,在伊朗德黑兰举办的中国妇女民间手工艺品展上,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绣娘向观众展示靺鞨绣技艺。(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供图)

  4月15日,记者走进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览馆,一幅幅取材于东北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渤海靺鞨绣映入眼帘,由4个绣娘耗费两个月时间完成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长达7米的绣布上,瀑布沿着峭壁奔流而下,激起许多银白色的水柱,水柱升腾在空中形成白色的水花,似飘渺的云雾又似绮丽的玉带,壮观、震撼而美丽。

  这座两层的展览馆有上千件靺鞨绣样品,式样大到巨幅山水、人物,小到别致的汽车挂件、杯垫椅垫,应有尽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靺鞨绣已在海外打开销路,在日本、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设有代理机构,年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

  探索:成功迈出第一步

  “打开日本市场,是我们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步。”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克好说,渤海靺鞨绣的海外发展之路要追溯到2005年,他的爱人孙艳玲是渤海靺鞨绣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从小跟着外祖母于张氏学习满族刺绣。夫妻俩一开始组织十几个绣娘,依靠2万元启动资金,在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车间里开始了创业之路。

  据介绍,当初,孙艳玲的妹妹孙玉玲在日本工作,为打开海外市场,公司给她发去了一些中国冰雪题材的靺鞨绣产品,尝试在日本打开销路。孙玉玲带着渤海靺鞨绣参加了大阪民间艺术文化展,穿着满族民族服饰的孙玉玲逢人便散发名片,一名日本人走上前说:“你们的东西很不错,能把富士山和樱花绣在上面吗?”尽管不少日本观众很喜欢渤海靺鞨绣,但由于画面的内容不符合日本人的审美习惯,曲克好精心筛选的40多幅靺鞨绣一幅也没卖出去。

  于是,曲克好反复琢磨怎样才能让中国刺绣受到国外客户的青睐。和妻子反复商量后,曲克好决定做一次大胆尝试,借助渤海靺鞨绣传统技艺,融入富士山、樱花等元素。没想到研发的一系列产品在日本市场一下子就火了。随后,他们又开发了20多款带有日本文化元素的靺鞨绣,深受日本民众欢迎。

  摸索出了合适的发展道路,短短几年间,渤海靺鞨绣的销售网点就遍布全国各地,也逐步打开了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市场。

  创新:刺绣中的油画

  据了解,渤海靺鞨绣起源于距今1300年前的渤海国靺鞨族针法,也是早期满族群众使用的针法,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渤海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把传统的“鸡爪针”改进为现在的“三角针”。与传统刺绣针法相比,用其刺绣而成的作品立体感强,使渤海靺鞨绣呈现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的艺术效果,被形象地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渤海靺鞨绣所用的蚕丝是我国北方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因具有独特的珠宝光泽而天然华贵、滑爽舒适。渤海靺鞨绣生产工艺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借鉴了摄影、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让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精益求精,在产品开发上力求有特色,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打破以往刺绣品种单一化局面,创新研发了现在的装饰画刺绣、服饰刺绣、琉璃纱屏风等六大系列畅销产品。2009年,朝鲜罗先市建起了830多人的渤海靺鞨绣加工厂,后来平壤也建起了工厂,由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投入厂房、设备、技术和原材料,朝鲜方面提供劳动力,如今2700多名员工每天能生产数百件产品。

  此外,现代技术开始与渤海靺鞨绣巧妙地融合。“我们可以通过设备把图案打印到幕布上,经过简单加工之后,再由绣娘绣出图案,靺鞨绣可以绣出不同图案,满足不同买家的需求。”曲克好说。

  开拓:抢占海外市场

  2009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中俄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卖得火热,特别是专门为俄罗斯人开发的老虎元素刺绣销售一度告罄。2012年3月1日至6日,在俄罗斯第六大城市彼尔姆举办的传统手工艺国际展览展销会上,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270多件靺鞨美肤艺术柞蚕丝巾展品3日内便被抢购一空,勇夺手工艺品销售额第一名,还捧回了“最受俄罗斯欢迎的手工艺品”大奖。

  “在产品设计上,为澳大利亚人研发的含有蓝天、海滩、风帆船等土著文化元素的系列产品很受欢迎。渤海靺鞨绣真正做到了与国外文化相融合。”曲克好拿起一个琉璃纱屏风对记者说,“澳大利亚有个建筑商对渤海靺鞨绣一见如故,就跟我们谈下了代理权,每当他为客户做装潢时,都会帮我们推销渤海靺鞨绣,并特意为靺鞨绣设计出装潢空间。”

  曲克好总结渤海靺鞨绣的海外发展之路时说,文化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了解海外市场特点,熟悉外国人的消费心理和审美需求,有打拼海外市场的过人胆量和独特创意。产品借助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并融入海外文化元素,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目前,牡丹江渤海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在黑龙江东宁、穆棱、绥芬河等地创办了7家刺绣培训基地,还与残疾人组织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再就业机会。“我们将投资1.2亿元建立一个集展览馆、博物馆、研究所、满族风情旅游、靺鞨绣加工基地于一体的大型满族靺鞨绣庄园,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族文化和渤海靺鞨绣。我们会把这项精美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让源自渤海古国的刺绣走向世界。”曲克好踌躇满志。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