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古往今来始终牵动着中国人的心,“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就赶三十晚”。每逢春节,回家的人流就汇成了一股滚滚的春潮。
过年是春节的俗称。传说春节起源于“年”,民间传说年是个怪兽,每到除夕要到人间来吃东西、吃人,人们为躲年的伤害,就待在家里熬夜。等年过去了,初一开门庆贺,互相拜贺,以看看各家各户是否安全。这就是祖先们留下的关于过年的故事。
其实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以及时间的意识,是农耕文明孕育出的文化之果。当人们感到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时,便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一“载”,一“岁”,到了周代已广用年之称谓。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景象。《谷梁传》中记载:“五谷大熟为大有年。”从周开始,岁首新年成为华夏人最向往的日子。春节是假日,但并不是简单的休息日,她有着太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生日。
春节曾经另有别称。春节在古时称作岁首、正旦、元日、元旦、岁日、新年等。而将正月初一称春节始于近代。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民国政府改用阳历纪年,定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元旦即新年。1914年北京政府又定阴历元旦为新年。这样,由于社会政治变革之因由,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个新年,一个是“民国”政府的,一个是“国民”心中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正式确定了全国的年节纪念日,从此“春节”成为人们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古今风俗大不同。春节在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积淀出丰厚的文化蕴含,演绎出丰富的民俗文化风情。汉代皇家“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刘秀让群臣在朝上“互相辩难”,述职答辩,因而常使不学无术混迹官场之人过不了“年关”。春节的核心基调之一是家的观念强化。北京人过年必吃荸荠,取其谐音“必齐”。在历史的长河中,围绕着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情怀,春节在民间拉开了一幕绚烂多彩的节日大戏。大戏中不仅民俗风情五彩缤纷,而且充满了人性伦理之美,人情亲感之美以及人生智慧之美。而压轴的戏要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在农业社会中具有宗教和神性色彩。《说文》中讲:“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腊八就是腊月初八,虽然今日人们的神性祭祀已逐渐淡出社会生活,而喝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仍是人们的习惯。过去的童谣这样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发面;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扫一扫。”
东西南北风不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各地习俗多有不同,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在腊月二十四请神上天后开始拂尘清扫,有的地方在祭灶前拂尘。说法是灶神将人们的言行都记在墙壁上的尘埃和蜘蛛网上,所以要将这些尽量抹去。山东一些地方是腊八时扫尘,当地人认为这天神仙离位,鬼神不忌。不论各地民俗怎么解释,其实根本的动因是人们从心里和环境上都要驱鬼。
辟邪,除旧布新,干干净净过大年。“二十八,贴花花”,贴花花包括窗花、春联、门神、年画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贴花花”的风尚已不像过去那样铺天盖地,而贴福字、写春联、贴窗花的美妙风俗仍在节日期间点缀着当代人的生活。
除夕夜的正能量。最勾人魂魄,最温暖人心的时刻莫过于大年三十。只要是流着华人血脉的中国人一定都会领悟到那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诗句的魅力。在中国人的心中,除夕这一天必须要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度过,要在家里吃那顿团圆的年夜饭。这顿饭并不在于豪华和奢侈,与其说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莫如说是一次精神文化的聚餐。这顿饭凝聚了一年的亲情惦念,积淀了一年的离合悲欢,维系着上千年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对美好理想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的感恩敬畏,对和谐社会家庭团圆的永恒企盼。守岁和燃放鞭炮是除夕的重头戏,王安石“爆竹一声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对大年习俗的最好描述。正月初一标志着新年的到来,古时以鸡鸣为候。到了近代,人们已把新旧交接的界标定在午夜零点。此刻平日深沉的神州大地烟花飞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融入到狂欢的世界。美好的中国年会在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中度过。
历久弥新绽芳华。人们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迎来新年,按照民间的说法,那天上天去汇报的诸神这时又返回人间,所以各地会有不同的祭神仪式,不过这些活动只在部分农村保留着。城里人大多还是沿袭着新年贺年拜年的习俗。甚至在很多大城市、发达城市,登门拜年的习俗已被时下新兴的风尚所取代。过去农村中家族式的团拜已被城市中单位、同事、朋友式的团拜会取代,到家拜年逐渐改为寄发贺年片拜年,贺年片又改为电话拜年,电话拜年又被短信拜年取代。民俗本身就是一条流淌的长河。它的源头已淹没在滔滔的洪流中,而不息的清流又会奔腾出新的浪花。比如新时期以来出现的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已成为全国人民甚至海外华人在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尽管人们每年看完节目后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如果央视不办春晚,可能全国人民都不会答应。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当代媒体传播时代风尚的一道新民俗。遗憾的是,目前元宵节还没有纳入国家假日,所以造成了春节文化传承的断层,元宵节不放假必然造成文化的消解和传承空间的散失。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来看,元宵节放假事不宜迟。
我们有必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让我们的春节既传承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同时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对接,使春节中彰显的价值观融进现代人的生活取向,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否则,我们面临的将是旧有的民俗不适应新时代了,而新时代的民俗又没有形成,从而使我们在节日中束手无策。节日不是休息日,节日必须有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寄托。毕竟一台春晚满足不了七天节日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渴求。恢复老民俗固然必要,但创造新民俗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