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工艺美术

桃花江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现状

时间:2013年09月18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姜淑纯 肖国新

  剪纸作为“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桃花江流域的民间剪纸艺术自古传承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

  桃花江民间剪纸的产生跟丧葬文化密不可分。屈原在《九歌》中记述了桃花江地域的丧葬文化。桃花江有送纸钱、挂纸幡、剪纸招魂、皮纸入灵等民间丧葬习俗。桃花江镇现在还有多家“纸艺行”专为丧事服务。

  清朝时期,以桃花江镇为中心出现了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板印花板,人们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清末各种剪纸作品融入到民众生活中。民国时期,桃花江民间剪纸增加了人物造型图案。三堂街镇的皮影戏就是裁剪动物毛皮并组成人物造型在煤油灯下进行表演,活灵活现。修山镇油纸雨伞用嫦娥、织女、七仙女等各种美女剪纸装饰,成为湘中一绝。

  桃花江民间剪纸通过各种传统节日在民间存续。正月初一剪纸贴财神、二月十五剪纸赏百花、三月清明祭祖坟头挂纸、七月初七剪喜鹊搭鹊桥、八月十五月剪纸花贺团圆、九月初九重阳节剪“寿”字赠送老寿星……除了节庆日,结婚、生小孩、做“三朝”等大事更是离不开剪纸。

  桃花江剪纸的人物面部造型上有进行了夸张处理的眼睛,因为眼睛最能传神。“锯齿形”“月牙形”和“漩涡形”是桃花江民间剪纸艺术的常用手法。这种夸张手法体现了桃江人的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剪纸技法除了普通剪法,还有刀剪刻法。将纸张折成数叠,放在松软的地方,用雕刀、尖刀慢刻,一次可加工成多个图案。

  桃花江民间剪纸工序严谨。先根据作者的思路或客户的要求将画好的样子订在宣纸上,用剪刀按照样图的大小分成小块,用水浸透后再将水份挤净,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将浸好的作品放在蜡板上根据图案下刀刻制,着色后进行装裱、包装。

  装裱分为镜框装裱、纸板装裱、立体装裱、卷轴装裱、压胶装裱5种形式。其中卷轴装裱价格高、技术难度大,但是庄重大方,挂在房间颇具东方民族特色;压胶装裱是将剪纸作品平放在玻璃上,再将透明树脂胶和凝固剂配好的胶水倒在剪纸上面,最后把玻璃纸平放在胶上用橡皮滚筒压平烤干,这种装裱方式能永久保存。

  改革开放以来,桃花江涌现出了大批民间剪纸爱好者。莫雪芬、肖笑春的作品曾在全国获奖,熊雪梅的作品收藏于湖南省美术馆。然而近年来传统手工剪纸被电脑描图、激光剪纸、塑料剪纸代替,“纸艺行”也大都变成了“塑料行”。以前桃花江女子必修的剪纸技艺现在已鲜有年轻人学习。随着民间老艺人相继去世,剪纸技艺无人传承。

  2011年,桃花江民间剪纸爱好者自筹资金,收集民间作品陈列布展,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成立了“桃江县民间剪纸艺术协会”。同年9月,桃江民间剪纸艺术协会代表益阳市参加了湖南省第五届剪纸艺术展,莫雪芬、卢志娥等人的作品都有所斩获。但是,业余爱好者的自发维护并不能帮助桃花江民间剪纸这门传统艺术走出低谷。

  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被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已经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关注。作为中国剪纸的一分子,桃花江民间剪纸期待着更有力的保护和扶持。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