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本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良训,我自以为已经“起得够早”,到人民大会堂东广场才发现,“早起的鸟儿”比比皆是,未见代表,先见各路记者熙熙攘攘,先进的摄录设备高高低低。
外国同行的身影更是惹眼。这边挂着境外记者证的一组记者,一边检查装备一边草草解决早餐,那边一个黄头发白皮肤的高个子已经站在摄像机前开始念念有词。走进会场,一个棕发碧眼的女记者用英语不厌其烦地向几个同事部署分工;一个头发花白的外国男记者一只手攥着两只手机一支录音笔,还有一个线圈本,录音笔开了,手在一页一页不停地记,还顾得上不时在手机上打几行短语发到网络平台。港澳同胞也不示弱,“发布会开始了,我的声音现在要降低一些,你们听不清就告诉我,发言人入场了……”,这是一位香港同行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水泄不通的人群里为后方同步语音直播。
大家都很“拼”,原因之一是两会很亲切。比如发言人傅莹在耐心解答记者提问时,用了“心塞”“压力山大”“奇葩”等流行词,引得全场一阵会心的笑声;在谈到“二孩”“拆墙”等问题时好像拉家常,面对外国记者提出的“南海”“朝核”等问题,也不乏冷静客观的掷地有声。据会务人员介绍,以往有记者反映,各地代表团与记者的交流不够充分,有的团讨论环节缺少采访时间,有的则事先安排好采访内容,今年在工作人员和代表的沟通下,将给予更多采访机会。两会记者“拉部长”的“奇观”也将成为历史,因为著名的“部长通道”安排了采访席,部长们将在那里专门接受采访。
大到经济、法治、军事,小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终获“奥斯卡”给中国电影带来的启示,人们关心的问题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全国两会正以真实、友好的面目呈现于世界面前。作为新闻工作者,客观、冷静的报道是对此最好的回答。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相关报道中,一篇以直接引语“我不建议大量的迪士尼乐园进来”先声夺人的文章引起网友争议。有认为这是盲目排外,有网友在看过报道全文后表示,李修松委员提出这一话题的本意在于鼓励中国拥有自己的“迪士尼”,大家明白真相后又大呼“李修松委员被冤枉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看起来,新闻工作者做到这一点是理所当然,但在社会现实复杂、众声喧哗、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辨别“真实”,让人们感受到“真实”非常不易,不仅是不炒作“雷言雷语”、不做“标题党”、不断章取义,在遣词造句、选择标题、提取重点时也一丝马虎不得。
有一位前辈同行曾对我说,不要觉得纸媒一旦消亡,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就失去了价值,我们所写的文字不仅是给当下人看,也是给后来人看的,那时他们将从我们的文字中看到中国的一页历史。我想,新闻工作者心中有这样的信念,秉着记述历史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虽然不易,但也不是难以企及的。
全国两会是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示良好形象的时候,也是中国媒体展现新闻报道风格和新闻工作者精神面貌的时候,我们的新闻报道及时、真实、自信,是为中国在国际上营造良好形象的途径之一。
站在人民大会堂东广场一角,身后是历尽沧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方是怀揣着理想与使命的代表纷纷进入会场,人民大会堂内外意气风发,首都上下春风骀荡,我想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何幸与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同在,纵然我只是一滴无名之水。通过我们的工作,以我们的眼睛、思想、镜头和笔,记录下这一页历史,同时成为这一页历史的一小部分,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