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歌唱比赛类节目能够在荧屏上活跃30年,显然不是件容易事,何况是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平台上,青歌赛不仅做到了,还在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绝对唱响等众多地方电视台王牌歌唱类比赛节目的夹击中,获得广泛的群众赞誉。青歌赛这个央视老牌综艺节目怎样保持多年的“曲高不和寡”?在互联网占据人们大量业余时间的今天,青歌赛又如何让观众回归到电视机前?
一手鼠标一手遥控器,观赏评论两不误
面对众多的综艺、歌唱类比赛节目,央视青歌赛这个老品牌显然困难重重,既要保持节目格调始终高雅清新,又要紧紧抓住观众的视野,在收视率为王的今天,这似乎是一个相悖的话题,更何况,青歌赛还要面对大量被互联网“抢”走的青年观众,如何让他们放下鼠标,回到电视机前?央视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坚持青歌赛节目高端主流定位的同时,不把互联网与电视对立起来,因为二者并非相生相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老牌综艺节目借助新媒体,再次焕发青春的成功案例。今年4月1日正式启动的第15届青歌赛首次增设网络代表队,由6家主流网站组建的参赛队面向全国歌手发出邀请,这不仅是青歌赛历史上的首次,也是电视史上的一次突破,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组队组团参赛,不仅让节目更加接“地气”,还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一手鼠标,一手遥控器,观赏评论两不误”是今年青歌赛收视的一大亮点,让网友抱着笔记本电脑回到电视机旁,青歌赛做到了。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5月2日,青歌赛官网累计独立访问用户数量达600万人次,新浪微博青歌赛话题量达380万,腾讯微博青歌赛话题量达220万,其中仅“青歌赛钉子户”话题量达84万。
双屏互动到三屏共融,移动终端让更多人看过来
青歌赛获得大量互联网用户青睐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他们是更加广泛的潜在观众群体,要让他们也回到电视机旁,就需要更多直观、有新意的互动参与方式。
让用户在观看青歌赛节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电视节目正在播出内容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竞猜、投票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带入感”同步互动体验,中国网络电视台为此专门推出了苹果iOS和Android两个版本的青歌赛移动客户端,同时,客户端为用户实时汇聚电视节目内嵌的相关信息,从而通过实时展现节目的信息流、互动流和商品流,为电视观众、互联网用户带来第三屏共融的炫酷体验。
据了解,为进一步增加移动平台青歌赛观众的参与度,央视网还将在第三期比赛中增设“试唱练耳——节奏打击”环节。届时,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相关手机软件享受与参赛选手同场竞技的感觉,还可以按照软件提示的节拍演奏出不同的音效,“自制”出更加优美的旋律。这一切耕耘,让青歌赛再次吸引了青年观众的视线。
一把烈火与一股清风,那些温醇绵长总是更持久
任何比赛类电视节目,都不得不考虑娱乐性和观赏性。回顾青歌赛的历程不难发现,从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到增加原生态、组合、合唱,再到归结为美声、民族、流行;从中央机关和部队组团,到增设网络代表团;从综合素质考核和才艺表演、邀请学者担任嘉宾点评,到增加“快问快答”环节,这一切,都是其不断创新、适时改进,取得收视率连创新高的重要特点。
一些音乐选秀节目虽然能够在一时间“大火”,但其生命力却往往无法持久。一方面,这样的选秀节目稍纵即逝,很难形成自身节目特色;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商业化的市场包装,反倒让参赛者显得过于草根,所“造”的明星也很难迈入真正的音乐殿堂。与之相比,青歌赛犹如一股清风,温醇绵长,却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撩人心扉。
作为推动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青歌赛在满足主流高端收视观众艺术需求的同时,也为歌坛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活跃在当下歌坛的众多一线唱将,很多都是青歌赛选拔和培养出来的,宋祖英、阎维文、毛阿敏、殷秀梅、韦唯、张也、祖海……如今,这些观众耳熟能详的名字,已有不少坐在了青歌赛评委席上,伴随着一代代歌手的更迭,央视青歌赛却一直坚守娱乐节目底线,引领中国主流音乐方向,既不浮躁跳跃,也不固步自封,愈发显现出成熟、稳重,卓尔不凡的高雅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