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梁思成

遗产保护发挥民众力量且加强社区参与

时间:2011年12月07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吕舟
0

  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个部分。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世界遗产保护的领域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紧密结合,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文化遗产保护中需要注重更多地发挥民众的作用,加强社区参与,这不仅是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参与群体的重要手段,更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大势所趋。

  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发展

  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对文化遗产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长城作为巨型文化遗产,规模庞大,对它的保护应当是整体的全区段的工作。认识、了解长城的整体状况,这就需要跨部门合作,确定长城的相关数据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样才会对长城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经2009年的数据调查显示,仅明代长城的长度就为8851.8公里。

  我国已开展3次文物普查,第一次文物普查是在上世纪50年代,普查之后公布了大约500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80年代,之后全国各省相继推出文物地图集,统计共大约34万处。第三次文物普查已经确认了8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3次普查数据的跨越性发展,反映了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发展、变化。

  通过第三次文物普查,诸如人民公社的建筑、大寨梯田、知青点等作为我国当代历史的实物见证,反映出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特征,具有自身的价值。同时,产业遗址、与重大事件有关的遗迹、反映文化多样性的乡土建筑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事实上,第三次文物普查促进我们重新认识、定义不可移动文物,反映了我国从文物保护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价值的阐释,更充分地反映了我们在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发展。例如在山西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价值阐释中,突出了五台山的佛教圣地地位,在遗产构成项目的选择上强调了对五台山佛教发展和历史、寺庙类型的完整保护,而五台山自然环境与其在佛教发展历史中的作用的结合,又使其成为典型的文化景观。河南登封古建筑群对“天地之中”概念的强调,使得一些表面上看似缺乏关联的古代建筑具有了一种与中国传统哲学中核心观念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使这些古代建筑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价值,并在精神层面成为一个整体。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样也是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质。厦门鼓浪屿、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研究,也把对文化价值的研究放到了价值研究的核心位置,这些工作反映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状况。

  重大保护专项 推动观念变化

  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个实践活动,每一次大的实践活动都会推动观念的变化,都会让人们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例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程,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在10年的时间中,集中了中国文物保护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的文化遗产保护力量对三峡库区淹没范围内的地上、地下文物进行全面调查、保护、发掘,使全国文物保护力量得到整合,形成了具有强大保护工作能力的文化遗产保护力量。这种保护能力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中也再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峡工程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程中对张飞庙的搬迁,从其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探讨了搬迁方案,也体现出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上的一个转变。白鹤梁的水下博物馆无论在观念还是技术上都对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创新。

  山西晋城、长治地区拥有105个元代以前早期建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我国元代以前早期建筑的一半。“十一五”期间,山西南部工程投资约人民币5个亿来对文物建筑、壁画等附属文物进行维修、保护;同时,对文物环境加以整治,目前项目工作已进行过半。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我国第一次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对一个地区的早期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和维修,并且,该工程也是第一次对涵盖整个南部所有项目的资料按统一标准收集、整理、建库、出版,将形成我国古建筑保护第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基于数字技术的资料库,会有效促进项目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顺利进行,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巨大的财富。

  深入理论研究 加强文保宣传

  2000年,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通过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反映了当时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水平。《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包括准则文本、准则阐述和案例阐释三部分,对反映中国文化遗产特征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同时也对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程序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调查、研究评估、确定保护级别、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总结调整规划为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程序,当前文物古迹保护的方案制定和管理都是按着这个流程来进行的。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无锡论坛”分别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出现新的遗产类型的价值认识、保护方法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研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工业遗产、文化景观、20世纪建筑遗产和文化线路保护工作的开展。

  2007年,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以及2008年召开的,也是作为2007年会议的延续关于建筑彩画保护的国际研讨会,则强调了文化传统在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这两次会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对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贡献。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还要把握机遇,加强文保宣传。近年来,“文化遗产日”的出现促进了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了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社会反响也较为强烈。通过对遗产日活动的参与,使社会民众逐渐认识到保护遗产不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这是很大的突破。

  加强社会参与 提升社会的保护认识

  文化遗产保护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资源的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镇)、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都促进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认识,也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了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

  产业遗产的保护影响了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城市特征、城市文化的重塑。沈阳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在工业遗产保护上取得较大进展。当地将铸造厂空间作为公众活动场所,在保护工业遗产时,不仅保留了工业的设备、产品等物件,也保护了许多能够反映那个时代人们工作、生活的遗存,如出勤表、家具、椅子等,这些遗存真实、完整地展示独特工业文化氛围。沈阳的工人村生活馆,对不同家庭在不同时期生活场景的再现,使今天的人们能够真切地去感受、重温那个时代的生活。沈阳的劳动公园,把沈阳劳动模范的形象用浮雕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他们创造精神财富能够成为今天沈阳城市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种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

  国家考古公园的建设、城市历史景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的保护、文化线路的保护等都将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的保护,强调了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共同的保护与传承。要正确理解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刻意义,文化遗产只有融入当代生活,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发展,这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趋势。

  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正经历着从类型到主题,从历史到文化,从散点到体系,从专业到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是让社会发展得更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将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