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杭州开幕

时间:2024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魏康奇
开幕式现场
       7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省美术馆开幕。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出席并宣布展览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分别致辞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庆瑜,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浙江省文旅厅副厅长吕伟刚,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饶利萍,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李树,江苏省文联一级巡视员刘旭东,上海美协主席、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宜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主持。参展艺术家代表余晨星发言。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致辞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致辞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主持开幕式
参展艺术家代表余晨星发言
       五年来,中国在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与发展,体现出一种新时代、新气象、新格局,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本次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2673件雕塑作品,经过评选,343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40件。展览充分反映了中国雕塑艺术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和整体风貌,呈现了当代中国雕塑家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展出作品题材丰富、兼收并蓄、风格多样,表现了乡村振兴、科技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等时代新貌新象,塑造并凝固了公共记忆、社会意识和人民心声,体现出历史性、时代性、人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展览现场
       本次雕塑展览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塑人”。雕塑艺术家们为芸芸众生立言立像,生动地表现出当代雕塑创作的核心命题——人民的形象。雕塑家们广泛地讴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革命者、建设者、劳动者、奉献者,为典型人物造型造像,昭示奋发昂扬的时代精神。特别的是,雕塑家们也敏锐地察觉到当下时代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活理想,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刻画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和新时代人的精神肖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变迁。
       二是“塑史”。雕塑家通过对人物、场景的塑造反映社会历史。通过刻画众多人物的大型群雕,反映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建设,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展现党带领人民迈步进入新时代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尤其是通过表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静态的造型中进行历史的叙事,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大时代的变革和历史的脉动,生动揭示了中国艺术史、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脉络,也是对革命历史奋斗历程的讴歌、对时代社会大命题的回应、对历史文化脉搏的把握。众多大主题、大型群像雕塑作品的出现,向我们传达出雕塑界的新时代共识:那就是要用凝固的、形象的人物形象表现生活、讴歌人民、记录历史、反映时代
       三是“塑风”。随着社会发展,媒介、材料的选择不断扩展,雕塑形式风格涌现出许多新特征,形成多种材料、多种介质、多种语言、多种视角、多种面貌的多元之风。同时,雕塑家饱含热情,把新时代人民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表现新时代中国人民真实生活的生命之风。当代雕塑家,尤其是中青年雕塑家,积极吸收国际雕塑的公共艺术经验,注重把中国传统雕塑尽可能地与当代的感受和表达结合起来,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完成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和中西融合的语言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国雕塑既存续代代传承的特色衣钵,又凝成生生不息的时代新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将观众的视野带向更加丰富多样的审美空间。
展览现场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展”呈现出新时代精神图景、体现出雕塑艺术的使命担当与发展成就。迈向新时代新征程,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命题,更充分地表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足迹和辉煌成就,以精品力作为时代立传、为人民造像、为生活写照,推动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迈进,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展览现场
合影留念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
(编辑:王垚)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