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联要闻

凝聚时代精神 繁荣民族文艺——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3年06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为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民族文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艺始终是在场者、参与者,肩负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的使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月24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贵州省文联共同主办,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贵州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出席论坛,并受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委托,代表中国评协致辞。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刘冲,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兰义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主持。

  全国民族文艺论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办于2016年,在繁荣民族文艺评论事业、推动民族文艺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以“时代精神的民族文艺表达”为主题,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和多个民族的百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论坛主题和“时代精神对民族文艺的深刻影响”“时代性与民族性共生的审美特征”“民族文艺与时代精神的结合途径”“新时代民族文艺的传承和创新”“以民族文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等5个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交流研讨,从不同视角提出诸多具有建设性的学术观点,卓有成效地探讨了新时代民族文艺如何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履行职责使命。

  本届论坛分为主旨发言和圆桌论坛两个部分,其中圆桌论坛上下半场各设一名专家评议,由贵州评协主席,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同林主持。最后,由袁正领做总结发言。现摘编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合影

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现场


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现场

领导致辞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民族文艺是党的文艺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评论是我们党领导文艺的重要方式,对于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和民族文艺事业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为此,一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艺的繁荣发展及民族文艺的理论评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主张,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深挖民族文艺的时代内涵。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民族文艺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三是努力实现民族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要求和当代审美追求,对那些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对那些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加以拓展,进行艺术的转化和提升。四是辩证把握民族文艺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更要重视共性、增进一体。尊重民族差异而不扩大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固化特性,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刘冲(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

  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各民族健康有序的文艺生态滋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文艺的视野和格局以及各民族文艺品格的多样发展,不可忽视。此次论坛从传统的、当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维度,来认知和把握民族文艺的文化内核,从而认识新现实,书写新史诗,塑造新人物,讲好新时代中华民族文艺故事,这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新的贡献。贵州是民族八省区之一,千百年来,18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造了“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贵州是歌舞的天堂、节日的海洋,各民族能歌善舞,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的百花园”,成为了全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民族文化产业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形成新的学术成就、完成新的学术理想的宝地,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心向往之、取之不竭的民族文艺创作富矿。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交流研讨的同时,积极关注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文艺繁荣发展,多为贵州发声,多讲贵州故事,为把贵州建设成为民族文艺创作的新高地而携手共进。

  兰义彤(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民族文艺是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的瑰宝,不仅滋养着各民族成员的精神生活,也是各族人民交流文化、增进感情、凝聚共识不可或缺的桥梁。全国民族文艺论坛的持续举办,为民族文艺的研讨交流搭建起了创新平台,已成为繁荣民族文艺事业、推动民族文艺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展示我国各民族文艺创作成果、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贵州是一座多姿多彩的文化公园,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艺盛宴。包罗万象的“苗族古歌”、“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古老神秘的贵州傩戏、生机勃勃的花灯戏、传承千年的苗族蜡染……不断彰显着贵州民族文艺之美、技艺之美、形艺之美、曲艺之美。我们相信,通过从贵州民族文艺璀璨多彩的视角切入,通过与会专家的深入交流研讨,必将有助于我们从各民族文艺精华中汲取营养、更新思维,推陈出新、砥砺前行,更好地回应时代关切、把握时代趋势、引领时代风尚,进而更好地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凸显各民族共享共建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主旨发言

  以时代精神激活民族文艺

  鲁太光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

  时代精神是一个现代历史哲学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高度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只有在马克思那里,由于将精神与人的实践紧密结合,这一概念才成为科学概念。时代精神一旦成为一个历史哲学概念,就对文艺产生积极影响,成为推动现代文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此,歌德、马克思等大文艺家、思想家都有深刻、精彩的论述。中国现代文艺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创生而创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创生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因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许多文艺家都敏锐地感应、捕捉时代精神,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民族文艺方面,这样的优秀文艺作品也是硕果累累,为当前“时代精神的民族文艺表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是值得重视的时代精神之一。为了很好地表达这一时代精神,我们既要像前辈文艺家一样,对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丰富实践进行赋格,又要把握中国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遇到的新困难、进行的新思考,进而艺术地予以再现,以文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赋能美好生活。

  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新疆民间文学的多重美学特色

  朱贺琴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新疆民间文学的成长从未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直是新疆民间文学传承不衰的秘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组成的地域化表达,新疆民间文学的独特性是通过其审美性确立和传达的,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美、“易简之善配至德”的家园生态美、比德和合的伦理生态美、尚德节物的勤俭社会美、劳动奋斗的崇高社会美、兼爱互助的团结社会美、在对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生成的熊龙一体的符号认同美、不同英雄的形象认同美、以爱国大德充实“可爱”的情感认同美等。在新疆民间文学的多重审美特色中,生态美是其鲜艳的底色,生活美是其生存生长的土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美是其发展传承的灵魂。同时,自然之德、社会之德、爱国之德在新疆不同体裁民间文学作品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又疏通了其与中华民间文学之树的血脉联系。通过新疆各族群众对“德美”意识的不断强化与深度体验,地方性智慧的塑形与折射,新疆民间文学最终呈现为以对中华文化认同为灵魂的多重美学特色。

  以文学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王军君

  西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

  新时代呼唤西藏文学的新发展,西藏文学必然回应时代的新期待。首先,以文学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要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这个明确的主题。《叶巴纪事》《废墟上的涅槃》《山海间》 《在高原》《雪山上的脚印》等作品聚焦“四件大事”,从不同的层面展现出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其次,以形态各异的叙述方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吉米平阶的文化散文、次仁罗布的小说、陈跃军的人物小记,由于叙述方式的差异,推动西藏从一个地理名词跃升为一个动态的形容词。再次,以异彩纷呈的建构样式,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陈人杰、尼玛潘多、旦巴亚尔杰的作品故事建构样式不同,肌理气质与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力图弥合传统与现代的裂隙。作家笔下的西藏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西藏,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是每一位作家复原自我精神世界的自留地,而文学自信、文化自觉是支撑他们西藏故事构筑的根基,回应时代、反哺生活是他们西藏故事建构的社会担当。

  广西油画民族题材创作的个体观照与时代表达

  陆丽娟(壮族)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教授

  中国油画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民族化、本土化的发展。广西民族题材人物油画正不断丰富着中国油画艺术的创作内容与审美内涵。广西油画艺术家群体充分挖掘地域民族生活中的精神价值和当代意义,他们基于广西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共生性”特质,关注现实、关注艺术实践与审美文化的鲜活再现,并以凝视之眼和共生之思观照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符合新时代价值导向的精品力作。在艺术观念、形式语言和审美取向上深刻反映出国家、民族、乡土的文化意象,以叙事之“有形”表现审美之“无形” ,以“书写”的意笔传达油画民族化的意趣,印证了具有民族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华美学精神,建构出新时代民族融合、创新改革、和谐发展的创作格局,既为中国油画民族题材创作提供研究标本,也为民族融合的当代阐释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广西油画民族题材创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研究

  刘尧晔(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戏剧创作演出的主要力量。特别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全区75支乌兰牧骑在此方面成绩卓著,多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或入选自治区精品剧目。其中蒙古剧《长调歌王——哈扎布》等代表性作品“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大历史”、乌兰牧骑自身的“小历史”和正在进行中的“当代史”,以宏大选题提升乌兰牧骑艺术创作的层次。“写史”之外,“传承”亦是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的核心特质。乌兰牧骑以艺术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成果下沉到社会最基层,体现出空前的人民性。“育才”也是乌兰牧骑戏剧创作的价值所在,不但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创演人才,也提升了队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乌兰牧骑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大型舞台剧这一综合性艺术实现了民族文艺的继承和创新。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谐调共存——侗族大歌对新时代民族文艺发展的启示

  何嵩昱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侗族大歌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也包含着丰富的超地域、超民族的内涵。其旋律、和声表演等音乐形式体现出人类共通的审美旨趣,其歌唱的自然、劳作、爱情等内容体现出人类共通的审美倾向,其传颂的团结、友爱、和谐等精神文化体现出人类共通的审美意识。我们不难发现“民族性”与“世界性”在侗族大歌中的谐调共存。将侗族大歌作为个案,拓展到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一种超越二元论的思考方式成为可能,并进而为新时代民族文艺的发展带来启示:从理论或话语层面说,我们应该深究“民族性”与“世界性”二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创作和实践的层面来说,倘若我们超越“二元论”的立场,在不割裂“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创作,以本民族最擅长的方式去表达人类共通的“乐心”“文心”“艺心”,则更能创作出合乎真善美价值标准、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作品。

圆桌论坛

  新时代民族文艺只能在创造性转化

  与创新性发展中活态传承发展

  意娜(藏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

  新时代召唤民族文艺从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养分,不断酿造文艺精品。进入数字时代的民族文艺,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创新才是传统民族文艺生命力的所在,也是当代民族文艺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又称“两创”,是当代民族文艺精品“六维”标准(时代维度、人民维度、精神维度、原创维度、审美维度、化育维度)实现的必然选择。民族文艺实现“两创”的愿景虽美,但存在三大理念瓶颈和三大现实困境,制约着民族文艺精品创作的发展。瓶颈来自文化保护与发展理念的内在矛盾、不同媒介叙事方式差异、文化产品供求双方视野不同,困境则表现为资金来源有限、边界混淆、创作时间受限等方面。若立足长远发展的目标,我国民族文艺守正创新的功能实现,有着壮大学科根基、构建民族文艺学的学科体系、关怀与探寻美学价值、变革方法论、探索发展新路径等五重进路选择,也可借鉴其他领域的创新思路。

  中华民族创世史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李世武(彝族)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创世史诗是一种以解释万物起源为旨趣的大型诗歌体裁,叙事、创世、诗歌是其必备特征。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我国多民族创世史诗的总称,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历史悠久,意蕴深邃,至今仍然在民间流传。作为中华民族创世史诗分枝的各民族创世史诗,普遍存在多民族同根同源等母题共享的现象。不少创世史诗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但这些表面上各不相同的艺术个性之中,却具有深层的相通性。不少创世史诗保存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创世史诗蕴含中华民族的深层生态智慧,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伦理精神、赓续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价值。中华民族创世史诗的传承面临危机,应当联合多方力量,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推进创世史诗的挖掘、整理、研究、现代转化与利用。

  推动民族文艺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毕艳君(土族)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文学研究员

  民族文艺承载着各民族心向中华的历史记忆。例如在青海特有民族土族的“纳顿节”仪式中,就投射出朴素的心向中华、忠诚爱国意识。撒拉族的“骆驼泉传说”和“骆驼戏”讲述撒拉族先民几经波折,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这些丰富的民族文艺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各民族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同时,各民族文艺在传承、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实现了文化共享、文化共用、文化共创,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如《格萨尔》史诗、花儿在多民族中传承,热贡艺术、酥油花艺术、青绣等由多民族共同弘扬,皮影戏、藏戏等为多民族所喜爱。热贡六月会、七里寺花儿会、大通老爷山花儿会等都是黄河流域青海汉族、藏族、土族等多民族群众共享的盛会。各民族在重大节庆日中相互交往,深入交流。各民族文艺展演、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缩景观。

  以影像记录西藏发展,唱响时代赞歌——新时代西藏题材影视剧美学呈现

  范建华

  南京邮电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

  进入新时代以来,出现了一批聚焦西藏、记录时代巨变、见证历史发展的影视佳作,丰富了西藏画卷的新时代抒写,在实现主旋律功能的同时,尽可能以当代人的平视视角塑造了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立体生动、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的形象。新时代的西藏题材影视剧在如下四个方面都有新的表现,在题材、类型、风格呈现上亦有新的拓展:一是书写历史传说,构建西藏史诗表达;二是聚焦脱贫致富,为西藏振兴赋能;三是展现多民族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记录高原壮美镜像,为西藏形象代言。在有效利用西藏固有的山美、水美资源同时,表现西藏人民战胜贫困的“人美”内容增多了。作品从过去的宏大叙事渐而多以“散点透视”的微视角、小人物书写方式来观照大时代、大情怀,从不同维度深刻反映了西藏独特的精神图谱,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西藏篇章。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创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吴长青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满族金子、回族丁墨、苗族血红、瑶族我本疯狂、蒙古族古筝等各民族网络作家,回族马季、蒙古族乌兰其木格等评论家,都积极投身网络文学的创作与评论。在《梦回大清》《靰鞡草》和苗疆系列等作品与评论中,坚持中华文化的共通性与公共性,坚持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坚持尊重历史,挖掘各民族最为鲜活的文学素材,形成独有的民族文化景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中形成了新的共识。各民族网络文学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进行合理提炼,并以此作为故事中的世界观;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形成核心的中华文化主流;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体的培育和强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结合所在民族的特点,从新的角度重新阐释中华文化的特征与内涵。创作、研究以及国家的支持等综合因素不断改善和优化,良好的民族网络文学创作、研究和保障生态日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何以可能

  李天翼(苗族)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吴帮雄(侗族)

  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位于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深处的西江千户苗寨,过去是一个“吃饭靠种地、挣钱靠打工、养猪为过年、绣花为穿衣、文化当自娱、心态则自卑”的偏僻贫穷的少数民族村寨。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古老的苗寨文化进入现代旅游生产体系,并迸发出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巨大能量。在自我与他者的主客互动中,苗寨人的文化自尊与他尊系统被激活,苗寨村民固有的但已逐渐式微的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创造力被全面唤醒和切实提升,达成文化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和价值联动,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整个苗寨呈现出“产业旺、百姓富,生态好、村寨美,文化兴、品牌亮,寨和谐、人自信”的良好态势,也跳出了长久以来“文化富饶,发展贫困”的历史怪圈。当然,随着现代的急剧转型,西江这样的少数民族村寨也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尤其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保护上,既需要留住文化的根和魂,也需要发展创新。

  评议

  杜国景 贵州民族大学二级教授

  六位学者作了精彩的发言。意娜的题目很有吸引力。为什么新时代民族文艺只能在“两创”中活态传承和发展?她围绕“变”与“不变”展开,分析入情入理,逻辑丝丝入扣,并且提出几点思考。李世武认为,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这个观点颇有高度。西南拥有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富矿,值得深入挖掘,从各民族同根同源、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赓续诗教传统,创新传承之道。毕艳君也认为民族文艺发展是维护团结统一的重要纽带和窗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她以土族为例,作了深入论述。范建华结合新时代一批影视作品的美学呈现,探讨以影像记录西藏,构成史诗表达,为西藏振兴赋能,观点有理有据。吴长青的研究课题有难度,但他对网络作家民族身份认定做了翔实细致的工作,论述起来有说服力,相关路径思考也有创新性。李天翼、吴帮雄以西江千户苗寨这一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为例,探讨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能性,例子很生动,论述也深入浅出。

  民族文化的共享式传承——以侗族大歌为例

  张泉(侗族)

  二级作曲、贵州省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

  民族文化(音乐)是民族特有标识之一。侗族大歌“以歌传文”体现社会功能和传承动力,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自然传承方式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各种民俗活动,体现民族民间音乐流传至今的主要渠道和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功能的改变,民间音乐正处于从“原生态”向“次生态”转变的过程中。但民间音乐的传承面临危机,探索新的传承、传播方式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把民族文化引进国民教育,从“自然传承”发展为“校园传承”,这有利于解决好“传”与“承”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学习到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改变自然传承中的局限,并反哺于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一种“共享式传承”。同时,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应该意识到,民族文艺不仅仅是某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该共同传播、共同传承,形成一种共享式传承的模式。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行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音乐文化交融共生的真正体现。

  生态伦理视域下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审视

  袁智忠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遵循着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生产逻辑的同时又有着自身的民族性表述,因其独特的地缘文化,其影像表达更多着力于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蒙古族题材电影实现了对生态伦理思想的指涉。生态伦理思想既是电影在全球发展当中不可忽视的命题,也是电影伦理学派研究的重要命题,当然也是建立中国电影伦理学派的题义所在。蒙古族题材电影从草原文化出发,讲述人与自然的和谐认同,为生态伦理思想提供阐释维度;而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环境破坏导致的生态问题和精神危机,促使蒙古族题材电影从传统转向现代化。所以,回归生态伦理学的高度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自由,就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精神指向。这背后有着深切的生态伦理学的生发动因。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工业文明冲击之下的历史选择向度,为电影创作和实践都提供着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束状主题、时代精神与民族特征——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多义性主题论略

  邱振刚

  中国艺术报社理论副刊部主任、主任记者

  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出现了主题的多义性转向,越来越多的创作不再采取单一主题,而是建立起多主题共生的束状主题结构。这种转向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创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建构主题、组织剧情时,就必然会关注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工作等重大的时代命题。这些主题往往会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产生密切关联。另外,创作者为了增强影片的娱乐功能,也需要引入更多的类型片因素,这种因素往往需要附着在某一与之相适应的主题上。新的主题以这种方式加入影片后,也会使得作品的主题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应把特定主题和民族特征相互融合、深度衔接,让作品主题充分依托于民族特征这个“元主题”。同时还要更深入地理解、把握时代精神,更紧密地围绕时代精神来进行创作,因为无论是单一性主题还是多元性主题,必须构筑在时代精神之上,将时代精神以更精准、更符合艺术规律的手法融入主题建构中,实现电影主题之间的融合贯通。

  羌族舞蹈《走祥云》的中国式表达

  刘洋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具有浓郁巴蜀地域特点的羌族群舞《走祥云》,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紧扣“走”的主题和动机,用交响编舞的手法进行创作。“走”的主角是羌族人民,是各民族人民的代表和缩影。“祥云”是中华文化极富内涵的象征性符号,比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个“舞蹈声部”以“模进”的方式,从躺着走到跪着走,从蹲着走到站着走,从空中走到云里走,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把最简单的“走”的动机做到极致。物理空间的“走”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行,精神空间的“走”意味着在艰难困苦中进步。作品巧妙运用空间感演绎历史感,将宏大叙事浓缩为肢体语言,虚实结合地反映了“云朵上的民族”靠自己的双腿走出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生命体验,走上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整部作品清晰表达了谁在走、如何走以及走向何方等富有中华民族文化意蕴和中国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而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从广东瑶族文艺看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发展路径——以音乐剧《过山“谣”》和舞剧《瑶山那抹红》为例

  杨静静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四级调研员

  近年来,以音乐剧《过山“谣”》、舞剧《瑶山那抹红》为代表的广东瑶族文艺作品,在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等民族性表达、现代审美和文化表达、时代关注和现实导向等时代性表达上,均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然而民族文艺作品存在民族特征展示多、民族精神表现弱,新技术运用多、新内容拓展少的不足,造成时代断裂感、内容形式单一化的局限性,需要关注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强弱关系、表达方式,找出相应的融合方式。从历史维度看,需要融合社会文化发展的延续和变革,不断提炼总结形成具有传承性和传播力的文化特质,逐渐形成民族性的历史演进路线。从创作维度看,需要突破“我看世界”的不安感和“世界看我”的羞怯感,塑造“我在世界”的主体姿态,提升创作者的交流意识和作品的对话意识,将作品打造成双向交流的载体。从现实维度看,需要增强对社会问题、族群和个体的关注,拓展民族文艺的视野边界。增强对族群内个体的关注,塑造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同时具有社会文化特性的个体,是拓展文艺视野的时代性的有效方式。

  评议

  马云华(回族)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审、《民族艺术研究》主编

  本届论坛质量非常高,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好。论坛覆盖了电影、舞蹈和音乐等主要艺术门类。张泉的选题非常有新意和问题意识。他不仅提出了共享式传承的观点,而且把“传”和“承”、原生态和次生态都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这是一大亮点。文章或可加强关于共享式传承的论证。袁智忠从生态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题材的电影进行全方位审视,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认同、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反思、回归自然的意义三个层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文章架构宏大,材料丰富,是一篇难得的优秀文章。邱振刚的束状主题的提法很有创新性,可谓目前学术研究的空白领域。他从时代精神、民族特征两个方面对束状主题作了阐述,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谨。但束状主题和时代精神、民族特征不是并列的概念,可以适当调整标题。选题非常新颖,但是文章的切口可以再大一点,研究对象再广阔一点,文章会更有说服力。刘洋的文章节奏鲜明,充满了舞蹈的节奏、音乐的旋律、诗歌的意境。文章从谁来走、如何走、走向何方这三个问题入手来对《走祥云》的舞蹈进行评论,一步一步地从解释到升华,可以说是当前文艺评论文章中的样本和经典。杨静静的问题意识非常强,以瑶族的音乐剧和舞剧作为案例,思考市场环境下文艺面临的现实问题等,整体研究比较透彻。可在发展路径方面深化研究。

  通过学习以上五篇优秀文章可以发现,一是要有非常明确的评论和研究的对象,二是找到确实存在的问题,三是对存在的问题,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四是对观点要进行严谨论证。

总结发言

  袁正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

  中国文联、中国评协对本届论坛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坚持开放办论坛,在专家的邀请上首次采取定向邀约和主题征文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专家占到三分之一。论坛的涵盖面广泛,既有对多个民族文艺的深入研究,又有对各个艺术门类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理论探索。专家发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对新时代新征程民族文艺对时代精神的弘扬进行深入探讨,内容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现实性、思想性和学术性,思想观点也很接“地气”,达到了交流见解、凝聚共识、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始终坚持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深入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深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场,不断提高理论创新和文艺评论的深度力度;牢牢把握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机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扣民族文艺“发展”与“交融”两大主题,在发展中促交融,在交融中谋发展,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