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贴心、面对面,文艺增强武都脱贫的“造血”功能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艺培训、写生创作活动侧记
高耸入云的连绵山峰,依山而建的一户户住宅,在甘肃省的东南,有这样一块文化深厚的土壤,这里的百姓逢年过节可以不买对联,但是一定要买一幅中堂字画悬于厅中;大家都以能写一手好字为荣——武都就是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8月13日至18日,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艺培训、写生创作活动在此地举办,是中国文联自1998年开展对武都的文艺扶贫工作以来,参与的美术家、书法家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场。
8月13日当天,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甘肃省文联副主席潘义奎,武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文魁和当地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美术家、书法家,陇南地区的美术、书法教育工作者和书画爱好者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武都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明亮主持。
刘洪彪代表中国书协致辞,他表示,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带领书画家来到武都,开展采风交流和艺术培训工作是凝聚文化力量,支援西部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行动。中国书协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和组织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文艺工作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锋辉代表中国美协致辞,他表示,中国文联党组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李屹书记对赴陇南武都文艺培训、写生创作活动的组织工作专门作出批示。本次活动是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具体行动,是中国文联落实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让艺术走向生活、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希望参加此次活动的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画笔记录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描绘武都人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精神面貌,为满足武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陇南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参加活动的美术家、书法家为陇南市当地人民群众举办了美术、书法理论和技法现场教学活动15场。同时,艺术家们四次赴武都周边乡镇采风创作。一次次专业又富有趣味性的讲座、一幅幅表达出艺术家筋骨和温度的优秀书画作品,为陇南市武都区的人民和文化事业留下了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
“我们太需要与外界交流了!”
8月13日至18日,专家为参与此次活动的学员们精心准备了十余场文艺培训,涵盖了书法与美术领域理论、技法、创作等各个方面。
马锋辉、鲍凤林、李平、王伟平、于飞、崔宇分别就中国画中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类题材,讲述了中国画学习遵循的步骤和中国画传统艺术的精髓,陆庆龙为学员们讲解了水彩画的作画要点。侯锡瑜、李炳筑、倪和军、谢全胜、柯学刃、张兵民、朱志刚、栾金广、寇忠理、凌海涛、刘小龙、欧阳荷庚、费胤斌、黎明围绕篆、隶、楷、行、草六种书体,从点画、用笔、章法等多角度阐释了正书与行草书的理论与技法。
“每次我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文艺培训活动,感触最深的是地方美术工作者对艺术的求知欲。”画家王伟平道出了授课专家们的心声。学员们对待艺术的热情与热忱、努力与用功,都深深感动着书画家们。
书画家娄晓波感叹:“这里的人民对于艺术的精神方面的追求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堂大课三个小时,在场的学员们态度认真,大部分在记笔记,连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少。尤其是现场指导示范的环节,无论是美术场还是书法场,大家都是将授课老师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帮忙换纸换水的、倒墨汁的、全程录像的……他们一边仔细观摩学习,一边拿出自己的作品谦虚且热情的请教各种问题,忘记带作品的学员,在课下时间也要加上老师的微信发送图片,希望从这次难得的机会中得到自我提升。
武都地处偏远,四面环山,交通较为闭塞。“资源也好、展览也好,我们太需要与外界交流了。”今年刚刚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绘画专业中国画方向的学员王鹏飞说:“外面的书画家能到我们这里来,真的很不容易。”家乡有这么多人同样爱好书画艺术的场景也让他备受鼓舞,这次活动为他和家乡文艺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张永权是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位教授,同时也是甘肃省水彩画协会副主席。两年中,他画了1000多张水彩画,这次他专程从百余公里外的成县驾车赶来参加培训活动,艺术家们直观的示范与悉心的指导让他获益良多。学员张兴海正在准备考研,他告诉记者,他们平时没有多少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即使去参加专业的培训,学费及生活费都要花掉好几万,对于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是承担不起的。“这次活动让我们当地百姓真切感觉到最直接的帮助和恩惠,是真正帮助到了最需要帮助的人。”张兴海说。
“有时候名家的影响、文艺作品的感染力是持久的根本性的。”刘洪彪说。李炳筑、谢全胜、欧阳荷庚等一致认为,武都的文化底蕴丰厚,有庞大的书画群众基础。因此,就更需要有一批活跃的艺术家发挥带头作用,把氛围引领起来,从而提升武都地区整体的艺术水平。书法家倪和军表示,应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播的力量,发挥艺术家自身的作用,积极担负起文化传播的使命,通过此次的培训尽文艺工作者的一分力量。
文艺扶贫要与群众
面对面、心贴心
活动期间,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的专家们四次深入到武都区琵琶镇张坝古村、鱼龙镇宁家山村、上尹家村、安化镇大鹿院村、隆兴镇八方坪村和池坝乡孟家庄村等乡镇村落中写生、创作。采风路上,两边或是悬崖峭壁、或是没有护栏遮挡的河流,数个小时颠簸的山路与近四十摄氏度的炎热天气,也消不退艺术家们的饱满热情。艺术家们背着自带的书画材料与折叠椅,三三两两选择合适的写生位置,为了抓取到满意的角度,在阳光下暴晒到皮肤发红也打不断他们的专注。
写生过程中,不断有乡亲拿出家里的饮料和最好的茶水给艺术家。乡亲们说:“天气太热,艺术家还来画我们的山川,我们很感动。”有位过来观画的老农,对画家郑鹤芝啧啧赞叹:“你把我们这里画得这么漂亮,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家乡!”郑鹤芝想和他照相,去握他的手,淳朴的老农把手在衣服上擦一下才伸出手。郑鹤芝连忙说:“不用,不用,您的手就是劳动人民的手。”他对记者说:“这些经历让我感觉我们和百姓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人民、帮助人民。”画家罗宁表示。对此,画家王宓有相同的看法:“我们的艺术作为精神层面的产品,正是当下村民们需要的。”而对于在队伍中年纪较小的画家崔宇、于飞而言,与优秀的艺术家们同行同样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前辈们以几十年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为我们的作品指点出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应该如何画,此行使我们受益匪浅。”
8月16日,黄洪涛、余昌梅、刘晓辉、孙裕国、徐国雄等全体书画家在室内进行集中创作,以各自笔墨丹青绘出武都的多彩画卷,这次创作作品中将会有部分作品参加十月在陇南市博物馆举办的“情系武都——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并在展览结束后无偿捐赠给武都区人民政府。
参与此次活动的艺术家们有一个共识:扶贫工作不能仅仅是“输血”,更得增强“造血”功能。只有通过文化不断渗透、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满足武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推动陇南文艺事业发展。书画家们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更加深化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
启动仪式上,嘉宾与书画家代表合影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向武都区捐赠美术书法用品
书画家现场写生
书画家现场写生
书画家现场写生
书画家们在池坝乡孟家庄村写生合影
画家现场授课
画家现场授课
书法家现场授课
书法家现场授课
书画家集体创作
书画家集体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