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朝荣》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盛赞影片——
一部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活教材
7月20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出版社主办的“电影《文朝荣》观摩及研讨会”在中国文联举行。来自电影界、文艺评论界和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与电影主创团队一同观看了影片,并从电影《文朝荣》的艺术创作、社会意义等角度进行了研讨与分析。专家一致认为,这部彰显正能量的影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展现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文化特色和自信。
电影《文朝荣》在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贵州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推出,成为毕节试验区新时代实现新跨越的一次成功展示,也是脱贫攻坚战略的一个生动文艺典型。研讨会开始前,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实接见了电影《文朝荣》主创团队代表,与影片出品人朱庆,导演张仲伟,主演王洛勇、王亚军,文学顾问蒋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赵实表示,看了影片《文朝荣》非常感动。影片细节真实、情感真挚、内涵丰富,成功地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文朝荣的典型形象,再现了这位基层党员干部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优秀品格,是一部有思想、有情怀、接地气的现实主义力作。影片充分体现了文朝荣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朴素深厚的人民情怀、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特别是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是一个生动有力的诠释。赵实代表中国文联党组感谢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有关单位的组织、策划、支持,感谢《文朝荣》摄制组全体同志为这部影片的拍摄付出的巨大努力。她认为,演员的表演非常细腻、朴实无华、富有激情,编剧和导演没有空洞地拔高人物,而是让人物实实在在地脚踏大地,片中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的少数民族特色和真实的时代语言,都为主旋律电影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赵实表示,在我们进入扶贫攻坚冲刺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需要文朝荣这样优秀的基层干部,也依然需要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文朝荣精神”,电影《文朝荣》堪称一部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活教材。张宏、向云驹、邓光辉等中国文联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陪同接见。
中国影协副主席、著名编剧王兴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彭文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彭程,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张弛等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彭文祥认为,在当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趣味多元的艺术传播语境中,《文朝荣》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将审美视点聚焦于文朝荣这样一位平常却不平凡的共产党员,实属难能可贵。“影片在改革开放大跨度的社会历史背景上,讲述了一个穷而思变、变而致富的山村故事,塑造了一位生活、工作、奋斗在农村基层的时代楷模的典型形象,呈现了深刻的时代主题。”彭文祥认为,文朝荣生命品质中所蕴含的深厚时代意蕴彰显了鲁迅先生赞誉的“埋头苦干的人”和“拼命硬干的人”,文朝荣们就是新时代的“中国的脊梁”。
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梁鸿鹰认为,在实现精准扶贫这场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中,涌现出了太多感天动地的人,文朝荣就是其中特别有人格光彩的一位,他的业绩可歌可泣,他的精神值得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加以发扬光大。“电影《文朝荣》以一位基层共产党员的奋斗与奉献为题材,还原了主人公生前非凡的事迹,热情讴歌向贫困宣战的伟大奉献精神,塑造了一个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时代楷模形象,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梁鸿鹰同时表示,影片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多次穿插别具特色的山歌,唱出了人们的真情实意,也唱出了群众对老支书“愚公移山精神”的生动心声。
影片中频频出现的优美音乐同样让康伟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是推动叙事的重要力量,影片中的很多剧情都是通过民歌推动发展的。”此外,文朝荣这一人物形象也令康伟记忆犹新。“男主角王洛勇成功地塑造了文朝荣的艺术形象,他精湛而细腻的表演令影片增色不少。”在康伟看来,影片最为可贵之处,就是开掘了“文朝荣精神”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为这位“当代愚公”的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价值。“在影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而主人公文朝荣也具有当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度——他常说的那句口头禅‘我家海雀村’,乍一听有些别扭,但在观看过整部影片后,又会让人觉得可亲可信且极具温度。”康伟表示。
胡智锋则用四个“结合”来总结《文朝荣》。“其一是虚与实的结合。影片整体上是写实的,但同时通过加入国旗、大雨、泥泞的乡间小路等虚镜,增强了可看性,拓展了艺术审美的张力;其二是情与理的结合。影片整体上是理性的,表现了扶贫的重大意义,但在细节上充满了情感的表达,亲情、乡情等构建起的情感力度,令影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三是大与小的结合,影片整体上是宏大叙事,但又通过丰富的细节去诠释和解读主题,以质朴生动的细节丰富了影片;其四是正与反的结合,影片整体上是充满正能量的,但通过设计各种矛盾冲突,有效地增强了戏剧性和观赏性。”
电影《文朝荣》在贵州省、毕节市和赫章县的支持配合下,历时3年创作、摄制完成。影片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讲述了文朝荣坚持“绿化荒山,脱贫发展”的理念,数十年如一日带领海雀村村民植树造林,使“苦甲天下”的海雀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影片是中国文联出版社自觉践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是中国文联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积极发挥文艺力量、推进文艺扶贫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据悉,影片将于7月28日全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