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艺术类毕业生找工作冷热不均

时间:2013年02月27日来源:浙江在线作者:

  核心提示:备考热、培训热、报名热……全国各大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大幕拉开之际,艺考之风可谓热浪滚滚。

  那么,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他们工作状态怎么样?本报“新闻深呼吸”栏目记者延续上一期的报道继续调查。

  有美术专业毕业生说

  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

  A.

  最近几天,应届毕业生小丁(化名)走在街头,很是感慨,特别是看着那些背着画夹或乐器去赶考的艺术生,他想起了4年前的自己。那时,他也是一门心思投入到艺考大战中,选的专业是美术。高考时他很幸运,靠突击学艺如愿挤进二本院校。但毕业后的严酷现实让小丁感慨。

  无奈之下,他选择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可老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难受的是老妈整天在耳边唠叨。”小丁说,毕业后,他已记不清投了多少份简历,面试了多少家单位。近半年来,只要有招聘会,他就跑去看看,却始终没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我想从事一份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可是这个专业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务员都太难了。”采访中,小丁挤出一丝苦笑。

  “我们专业一共30多个人,现在一门心思搞艺术创作的几乎一个都没有。”他坦言,跟班里的很多同学一样,当初考这个专业并没想过以后做什么,也没去了解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现在有点后悔。

  去年底,他终于幸运地成为了当地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行政人员。“工作简单到类似电脑打字员,工资不到2000元,”小丁说,这个工作不过是一个“过渡”,不会干太久,只要有合适的时机,他就考虑自己创业。“下一份工作最好是能跟专业挂钩。”小丁说。

  大学创意园

  美术学院毕业生占三成

  B.

  去年6月,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总共有21名应届毕业生,刚毕业时,学校收到的反馈表显示,大部分学生的第一份工作都选择了与专业相符的工作。“有一家印染公司,一下子就从这个专业挑走了10名毕业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学生科副科长林国旗说。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半年后,学校再次了解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发现大部分人已经转行。有的去了幼儿园、早教机构教小朋友画画,有的进了家装公司搞图纸设计,有的完全放弃专业知识,开起了网店,还有的创办了自己的画室,吃上“培训饭”。

  “毕业生换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工作量大,吃不消;二是工作环境不如以前想象的轻松,相对来说,女生能坚持下来的更少。”林国旗分析认为,设计工作经常要加班、熬夜,再加上结婚、生育,对女生都是不小的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艺术生毕业后创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专业毕业生,像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创意园,30%的创业学生来自美术学院。

  艺考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不平坦

  近年来,艺考因分数低、录取率高,被很多考生看成是上大学的捷径,但4年之后的就业市场上,这些考生还将面临严峻的形势。对于不少考生而言,走艺考这条路,上大学容易就业却难,他们只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发现这个事实。

  去年6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列出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其中属于艺术类的动画专业被亮“红牌”,艺术设计、美术专业被亮“黄牌”。无独有偶,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也指出,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达到15.6%,其次是音乐类专业,失业率达15.0%。

  绍兴文理学院一位老师介绍说,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美术教师、美术编辑、美术指导、美术设计、文化艺术管理等,因为专业特点所限,就业方向确实比较窄。

  艺术创作之路同样艰辛

  一位高校美术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上有种观点,认为美术专业毕业生一幅作品可以卖几千甚至几万元,这完全是误区。“要好几届学生才能碰到一个毕业就从事艺术创作,并以此来谋生的。即使是这样,也只是偶尔一幅作品卖出几万元。现在艺术作品销量没那么大,大家买艺术作品还要通过作者身份地位和资历,认定作品价值,刚毕业的年轻人要想靠搞纯艺术谋生很难。”

  “所谓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往往是和专业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不是真正对这门艺术感兴趣,即使升入大学,也会因为缺乏后劲,在艺术生涯中逐渐被淘汰。”林国旗说,考生若不是对艺术特别感兴趣,最好不要轻易报考艺术类专业。那些靠着艺术优势而文化成绩低分考进来的学生,进校后由于和其他学院学生同班上课十分吃力,每年都有不少人无法顺利毕业。

  应用型毕业生市场走俏

  美术教育专业就业形势严峻

  记者通过走访绍兴各大招聘会和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今年应用美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市场走俏,而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比如,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就受到了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应用美术类专业是指高校开设的以美术作为培养基础的应用导向型专业,像室内与景观设计这类专业。一名该专业的2012届毕业生向记者透露,该行业目前人才需求量较大,学生毕业后基本都能找到工作。

  在去年绍兴文理学院举行的招聘会上,工业设计类企业增加不少。“每年美术学院的染织专业毕业生约为20~30人,可这么多人依然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绍兴文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比之下,美术教育等专业的就业情况则较为严峻。一位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小刘告诉记者,现在要找到一份美术教师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了,她所在班上不少还在寻求教师职位的同学已陷入了迷茫的境地。小刘为了避开“就业大军”,选择向摄影方向发展,“与应用美术类专业相比,美术教育学就业面狭窄是弊端。”她说。

  观点:艺考不能陷入功利化陷阱

  对于有艺术天赋和基础的学生来说,选择艺术成才,这是好事,且应大力鼓励和引导。然而,在采访中,不乏一些文化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认为直接参加高考无法踏入理想的大学,转而将艺考看做一条“规避竞争”的捷径。

  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学生学习似乎更加功利,只顾专业不顾文化;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在教育上出现了“厚此薄彼”,过于侧重专业课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课。

  然而,一些艺考生进入大学后,对所选的专业并不感兴趣,转专业无望之后,便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一位老师也反映,不管是哪门艺术,都需要有创新能力,而对于艺术生来说,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学习,肯定行不通。

  此外,突击“学艺”对考生未来的发展也会埋下隐患。很多艺术院校的专业老师也善意地提醒家长们,江湖上教授的技巧很可能和学院派格格不入,老师们宁愿接受一张白纸式的考生。而残酷的就业现实更是不断打击着怀抱艺术梦的考生们,不仅“艺考”早已从“捷径”变成了“独木桥”,艺术生的就业更是比普通大学毕业生困难得多,很多品牌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也是毕业就失业,大部分人最终选择了不对口的专业和比自己更加专业的毕业生争夺“饭碗”。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知识的积累不仅仅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修养,也是对艺术生的创作有着间接的作用。尤其是走上了社会,艺术生的专业创作,最终拼的还是其自身的文化修养。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不应盲目跟风,更应看是否具有艺术方面的可塑性,理性对待艺考。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