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非遗血脉的苗族传人
蜡染的制作工艺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贵州境内的山区,蜡染有着其特殊的传承方式:一般以女性传承为主,苗族姑娘几岁时开始和母亲学习蜡染,十五六岁时就已练就一手娴熟的技艺。图为一名艺人正在绘制蜡画,她不用任何工具,构图全凭个人想象,且作图没有统一固定的版本,所以制作出来的蜡染作品没有一件是相同的。
在丹寨众多的艺人中,杨二郎是其中很特殊的一位,十年前她在上山砍柴途中不慎失去了右臂,但为了给在昆明上大三的儿子挣学费,杨二郎坚持从事蜡染技艺。她家中的两个女儿,也都传承着家业。2009年,安徽客商宁曼丽来到这里,将杨二郎的作传播到了国外。
图为杨光宾手工编造银环,他辅以焊结工艺,最终将不同的组件固定在一起成型。
50岁的杨光宾出生在贵州雷山控拜村的一个银匠世家。他13岁就跟随父亲学习银饰制作,如今已是这项祖传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在杨光宾手中,完成一套苗族银饰作品需要花费30多道工序,有铸炼、锤打、焊接、编结、洗涤等一整套纯手工工艺过程。图为杨光宾进行“丝眼板”抽丝技艺。在“丝眼板”上有粗、细、方、圆不同的眼孔,可以拉出4毫米直径的粗丝,也可以拉出头发丝般的细丝。
一名苗族女孩展示杨光宾制作的纯银头饰。苗族银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
贵州是中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省份。在世人熟知的苗族吊脚楼里,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2006年,贵州雷山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雷山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和丹寨苗族蜡染制作技艺,共同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背后,则是一群默默坚守传统的苗族非遗传承人。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雷山,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美称。61岁的莫厌学,是贵州雷山县排卡芦笙村人,家中四代以制作芦笙为生。莫厌学自懂事起就开始做父辈的帮手,至今已快50年。莫家在一个吊脚楼里,莫老太与儿媳妇加工竹管,小儿子做笙斗,大儿子跑外销,莫厌学负责关键技术——簧片、定音、调试。图为莫厌学在自家阁楼内制作芦笙。
在莫厌学家中,海外订购的电话响个不停。据介绍,莫厌学家每人制作芦笙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不过,由于村里许多人外出打工,莫厌学相当担心传承无人,“现在会吹芦笙的往往是五六十岁的人啦!”图为莫厌学用传统的芦笙定音器测试芦笙音质。
芦笙由竹管、笙斗、簧片三部分组成,分为长芦笙和短芦笙。芦笙的管长从几寸到一丈多,长管芦笙音色低沉,凄婉悠扬,用于婚丧喜事、祭祀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的领奏、齐奏;短芦笙音高清脆,一般为多人集体吹奏。图为莫厌学正在“听”簧片的音色,这是芦笙制作的最关键步骤。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