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川剧:台上台下,泪眼几双
川剧艺术曾一度融入巴蜀百姓的精神生活,听川剧、看川剧、唱川剧,成为最普及、最时尚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清末人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描绘:川人“好看戏,虽忍饥受寒亦不去,晒烈日中亦自甘”,或“街上夜行,口中好唱戏”,甚至“妇女好看戏,不怕被戏子看她”云云。但如今已成为过去,曾经在巴蜀大地上红火了几个世纪的川剧艺术,受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显出了日薄西山的颓势,而民间川剧班子的生存运作更是举步艰难,辗转各地演出,常常风餐露宿,没有正规的灯光、宽敞的戏台、华丽的戏服,也无像样的乐器和音响,更无大牌的阵容和出手大方的“粉丝”,尽管如此,川味浓郁的锣鼓声和高腔至今依然在老街回荡……
台上
戏依然演着,铿锵的锣鼓声盖过一切现实的烦扰。隐约透过防水编织布或广告布的缝隙,看到里面已坐满了人,清一色的年逾花甲的老人,穿着夏日的薄衫,摇着蒲扇,眼睛出神地望着台上,循着那目光望过去,身着戏服的演员们说着戏里的话,演着戏里的故事。简陋的布景无法阻碍他们注入真实的情感,虽然要一人分饰多角,要帮腔,甚至时不时要演出变脸、吐火等绝技,然而在各色的脸谱下掩不住的,是那一抹川剧人对传统文化的虔诚。
演员们新置了一套戏服,看起来不至于显得那么落寞
一个简陋的戏棚,承载着演员的重整旗鼓和戏迷的欢乐
尽管收入微薄,但演员们在舞台上的演出却是一丝不苟
在幕布后的女演员,不知此刻在想着什么
台下
撩开帘子便来到后台,演员们正在化妆,穿着剧中某个朝代的服装,脸上画着一个经典故事里的人物脸谱;一头华丽的珠花伴着满面俏丽的妆容,身着的是发黄的T恤衫……站在露天的化妆间里,感受到的是他们的气息和属于他们的真实。戏装、靴子、头花或者散落在桌子上的粉盒和油彩……虽然凌乱但是又如此和谐,夏日阳光穿透帐篷斜射进来,与里面的道具、演员相互映照着,让人感觉到他们现在的生活,很辛苦、很“落伍”,但是他们仍旧乐观。
一个老戏迷的孙女,喜欢川剧,缠着演员阿姨给她化妆
在后台化妆时是最为轻松的时刻,男女演员互相打趣,有时甚至不乏说些“荤”话
平时,我常会去成都雕塑公园看川剧(现在已经搬往皇经社区)。这家民间川剧班子每天都在上演着传统川剧剧目,一年365天,连大年三十也不休息。因为川剧对大众来说是艺术,对戏迷而言是娱乐,而对于他们则是生计。对于这些川剧演员来说,演出是他们生存的第一需要。这家民间川剧团还有一个名字,叫百家班剧团。演员大多是原来各县市川剧团的演员,因为后来川剧团不景气,纷纷倒闭,而这些人自小唱戏,没有别的生存本领,在本身就是川剧演员出身的剧团老板组织下,大家聚集在一起,以唱戏为生,艰难度日。
即使是老成都,也未必知道有个雕塑公园。这个公园处在一个社区内,面积很小,因为里面小广场上的十二生肖雕塑而得名。天气晴朗的时候,公园里满是喝茶打牌的人,就在这种喧嚣的环境中,川剧班居于一角,外面喝茶打牌,里面喝茶看戏,麻将声与戏棚里的锣鼓声和谐共处。每天下午2点戏棚里便会准时响起锣鼓声,开始轮换着演出四场折子戏。6元钱一张票,还带泡一杯茶,够便宜的了。每个演员演出一场只有20元的报酬,有些很有人缘或者唱功、演技比较好的演员,下面的观众会打赏一些。每次演到精彩处,就会有一些老头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到台前,给演员10元、20元的,这些演员会很自然地走下台接过钱,然后继续表演,这种打赏的行为被演员们称为“献花”。我初次去,主要是为了拍照,去的次数多了,便和那些演员成为了朋友,现在去更多的则是看望他们,想知道也们的境况如何。有时就在后台和他们聊天,偶尔拿起相机拍几张。他们对于镜头也毫不在意,你拍你的,我干我的。一边化妆,一边温习着台词;有时,互相开开玩笑,有时又在谈论着不断涨价的油盐酱醋。当一个妆扮成身穿华服的大家小姐和一个长髯黑脸的大汉在谈论这些家长里短时,让人感觉时光的错位。可能正因为这种错位和强烈的反差,让我感到艺术的冲击和人生的无奈,让我更想去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因此,我常常买了票却不落座,而是一直呆在后台。喜欢从后台幕布后看这些演员,看台下的观众。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可以看他们如何从生活走上戏台,又如何从戏台返回生活。上妆、卸妆;台前、台后。来往穿梭于后台与观众之间,让人感慨人生如戏,人生如梦。在台上是驸马爷、状元郎,而在后台却是一群在社会底层、生活边缘的挣扎者。在后台等待下一出戏的演员化着帝王将相书生小姐的妆,却又在打听着哪儿能买到更便宜的菜,谈论着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他们演完自己的戏后,迅速卸妆,穿上自己的衣服,混入人群中,你就再也无法从人群中将他们区分出来。在这里,演员,只是个职业!唱戏,只是一种生计。
我借用词牌名《钗头凤》填词一首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驸马爷,状元郎,锦衣玉食醉逍遥。娶娇妻,封侯相,戏里戏外,春梦一场。错!错!错!老小姐,旧新装,胭脂难掩两鬓霜。求生计,受情伤,台上台下,泪眼几双?叹!叹!叹!”
很怕川剧会随着台下那些戏迷的离去而死去。其实当变脸、吐火等绝活只能在极个别昂贵的茶馆酒楼里表演的时候,川剧的气数就殆尽了,川剧的生命力应该在民间。
我认为川剧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川剧表演者后继无人的问题。这个民间川剧团的演员都是专业出身,年龄最小的都在40岁以上,当我看到那个大妈扎着发髻扮演着一个小书童,虽然浓妆厚粉却依然难盖住脸上的皱纹时,我无法不为川剧的前途担忧。二是川剧自身创新的问题。除了传统的优势剧目需要保护和发展以外,川剧还应该适应新的形势,创造新的剧目,不排斥现代的生活,演当前老百姓感兴趣的戏和看得懂的戏,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不至于被淘汰出局。三是川剧观众消亡的问题。说实话,我之前也不是一个川剧的爱好者,甚至原来听着咿咿呀呀的唱腔就反感。因为摄影而喜欢上了川剧,并被川剧的扮相、唱腔和表现形式所吸引。之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在成都的演出,没一句能懂,而且票价高昂,观众依然趋之若鹜。现在国内几个著名的景点《印象》泛滥,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了。不就是声光电加原生态吗?我相信如果川剧能够以好的形式和好的剧目与舞台效果、现代科技等结合,无论是否能够听懂,不同目的的人都会抱着欣赏的心态来到川剧剧场的。
对于川剧的发展,我认为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第一,政府要大力支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是四川文化的精髓,理应作为重点文化事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之前成都市区还有好几家民间川剧团,其中正华川剧团几次易地,因无法找到立足之地,在一个房地产闲置用地上支撑了几年,后来房地产项目一启动,便被强拆了。川剧团演员有的进入百家班川剧团,有的进入一心桥川剧团,还有一部分不知去向。而雕塑公园即使偏安一隅也不能长久立足,终于被迫迁到了更为偏僻的皇经社区。当我看着那些老人追随川剧团赶到10多公里远的地方看戏时,心里十分感慨。安居才能乐业,如果连场地问题都解决不了,民间川剧又怎么可能生存!保护川剧这个四川特有的文化遗产,不能单靠省川剧院,更不能只靠这些为数不多的民间川剧团,政府负责文化方面的部门和社区应该为这此社团提供丰厚的生长土壤。可以扶持一些比较大的川剧演出团队,政府可以从资金和场地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演出的门票收入和一些有偿演出,川剧团可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第二,加强川剧优秀剧目创作。川剧剧目也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要加强川剧创作团队建设,提高川剧剧目创作人才的待遇,创作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
第三,大力进行川剧推广。一是在省内著名旅游景区试点固定的经典川剧演出专场,提高川剧的知名度。二是大力推进川剧进校园活动,在学校增设川剧兴趣班,将川剧作为选学内容,传播川剧知识。三是在电视台文化频道和电台开设川剧栏目,主要介绍川剧知识和播放川剧及相关信息,扩大川剧受众面。
第四,积极探索川剧市场营销。可以通过制作卡通剧,生产川剧人偶纪念品等来扩大川剧的影响。同时开发川剧衍生产品,实施川剧全方位市场营销。
川剧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大熊猫我们都能保护繁殖,然后名扬世界,成为四川的一张名片,川剧为什么不可以呢?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