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桥演艺区让百姓重温天桥文化记忆
昔日盛景能否重现
——北京天桥演艺区让百姓重温天桥文化记忆
旧时的北京天桥是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数百年来一直是京城民俗的集聚之所。提起天桥,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也许还记得掼跤耍幡的宝三儿、玩杠子的“云里飞”、拉洋片的“大金牙”、说相声的焦德海……即使对老天桥历史了解不多的年轻人,恐怕也对“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等类似的俗语并不陌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喧嚣热闹的老天桥盛景已成过眼云烟,一些有着珍贵价值的绝活也渐渐失传。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桥的历史文脉,从9月3日至10月下旬,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下,北京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利用天桥丰富的演艺资源,举办了北京天桥系列文化活动,让百姓重温天桥的文化记忆。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天桥演艺区将是一个以老天桥文化为依托的首都演艺核心区,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并存,既能欣赏到评书、相声,也能观赏到芭蕾舞和歌剧的演出,而保护传承天桥文化是其核心和基石,这里将是与天桥有关的非遗项目赖以生存发展的栖息地。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
“天桥的历史可追溯到700年前的元代。天桥得名于皇家文化,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出名却缘于平民文化,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在民国初年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氛围,被视为老北京平民社会的典型区域。”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安朝晖说。此次天桥系列文化活动,采用剧院演出和露天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老天桥文化艺术风貌,弘扬和传承了老北京文化的精髓。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在过去,天桥对老北京人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岳永逸描述,广义的天桥一般以天桥南大街为轴,北到珠市口,东到金鱼池,南到天坛公园、南纬路一带,西到万明路、西经路;而狭义的天桥仅指老人记忆存留中,有各种卖艺表演,包括三角市场、公平市场等在内的方圆不到二里的地方。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乱,使得天桥的表演和民间技艺出现了‘断篇儿’现象。如今,许多老手艺、老绝活面临传承危机。天桥文化作为老北京文化的一种象征,应该传承下去。”穆派戏法第四代掌门人田学明表示。
“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讲当年在天桥撂地的情景,简单地用长条板凳围一个圈,就在里面表演摔跤、评书、相声、杂技等,观众围在外面看。”“北京面人郎”郎志丽的徒弟张宝林是一个地道的老北京,对天桥很有感情,“天桥展现了底层百姓生活的真实状态,培育出相声大师侯宝林、评剧大师新凤霞等众多表演艺术家。作为新一代艺人,我十分期待能够重温老天桥的文化氛围。也许只有重建一个这样的文化空间,评书、相声等才能在这里得到繁荣和发展。因此,我们对天桥演艺区的建设寄予厚望。”
演艺区将传统与时尚结合
“天桥地区具有丰富的演艺资源,京剧、评剧、曲艺、杂技名家荟萃,更是聚集了天桥剧场、德云社等14个剧场。我们要通过整合天桥地区现有的、丰富的演艺资源,将天桥地区打造成为文商旅相关联的首都演艺中心区。”安朝晖说。
天桥演艺区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始终以天桥历史文化为基石,力争将其建成一个以演艺产业为主导,集演出、休闲、商务等于一体的首都演艺核心区。西城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负责统筹、推动各项工作。演艺区规划总占地面积2.07平方公里,东至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一带,西至虎坊路、太平街,南至永定门护城河,北至珠市口西大街,将形成“一核、两轴、五片区”的布局结构。“一核”指天桥艺术大厦、天桥艺术中心、市民广场和天桥汇4个区域;“两轴”分别是南北演艺轴和东西演艺轴;“五片区”则由表演艺术区、文化体验区、文化商务区、先农坛文化展示区、演艺活力区五大功能区组成。
复兴天桥文化,有期待有担忧
目前,西城区政府已与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北京人艺等20多家演艺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些重量级的艺术单位今后将为天桥演艺区不断输送新鲜的演艺资源。基于这样一个基础,未来在天桥演艺区欣赏到最时尚、最高端的演出已不成问题,但传统的天桥文化又该如何呈现呢?
据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演艺区建设规划,未来他们会为老北京各类传统民俗重回天桥创造条件。他们将在天桥市民广场恢复各种民俗演出,定期进行表演和展示。不远处的铺陈市胡同,将引入抖空竹、耍中幡、鼓曲、评书等传统表演形式,成为展示天桥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在传承人心目中,恢复建设完成的天桥应该是什么模样呢?他们表示,其心目中的天桥与老艺人心目中的天桥是一样的。“天桥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方,过去这里是艺人们施展技艺的绝好舞台和赖以生存的地方,在天桥撂地卖艺的民间艺人个个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来客即使身无分文,也可以在卖艺者的露天剧场外驻足观赏,得到各种艺术享受。”
天桥中幡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文刚举例说,天桥的表演有各种规矩,比如过去老天桥的中幡艺人们通常是在傍晚快收摊的时候才开始表演,其初衷主要是为了不抢其他艺人的生意,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表演时间。幡起人聚时,不仅是游客,就连卖艺的艺人也会围过来鼓掌喝彩。
也许像这样开放的、有一些规矩的天桥,才是大家记忆中的天桥,也是游客想看到的天桥,但这样的昔日盛景能否重现还是个未知数。记者认为,要想真实再现老天桥文化,不是画一张蓝图、设几条步行街就能完成的,还需躬下身来多做一些调研,通过寻访一些老艺人,摸清门道、了解需求,脚踏实地地做好规划和建设。
(编辑:单鸣)
· | 北京西城年内发布天桥演艺指数 |
· | 音乐剧《天桥》突出京味文化 |
· | 北京政协中轴线“限高减肥” 该拆就拆该减就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