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播种:让学术接地气入人心
俯身播种:让学术接地气入人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一书出版的启示
苑利、顾军两位教授合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以下简称《必读》)一书,近日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将书名定为“干部必读”,是有一番良苦用心的,是真诚希望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来读一读这本书。这些第一线的非遗保护工作者,特别是其中的管理者、领头人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保护的成效。通过这样一个书名,也想传递一种开卷有益的暗示。
在亚马逊中国网站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书名进行检索,忽略一些与非遗关系不大的书籍,共有224种。这些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论著,另一类是非遗项目介绍。而在第一类书中,绝大多数又都侧重于学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性读本少之又少。
学术研究与普及应该是并行的。研究者如果能够把一定的精力用于和从业者、爱好者等进行方法论层面的交流,那本身就是意义深远的一种传承与传播。比如,科学技术普及和法制普及,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从近代到当下,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有过义无反顾投身到学术普及中的经历。历史学家吴晗就对历史学知识普及十分热衷,主张学术研究应与知识普及相结合。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倾力主持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系列,秉承“大专家写小文章”的理念,成为当时读者面极广的通俗版历史读物。其中,“中国历史小丛书”在“文革”开始前共出版了147种,“外国历史小丛书”出版了59种,仅“外国历史小丛书”的发行总数就达160万册,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发行量。
学术本身需要普及,需要社会关注,需要学以致用,需要有人缘。与纯学术研究相比,普及工作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且很多时候难度也更大。特别是在当代,学术普及更趋复杂,一方面难以得到学术上的回报,另一方面又容易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引发各方争议。学术普及工作甚至成了学者不愿做,一般人又做不了的事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其研究价值本身也更为偏向应用,是一门旨在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科学保护的学问。因而,真的需要有更多普及性的读物问世,以既包涵充沛的学术含量又通俗易懂的“大众脸”示人,轻轻松松地答疑解惑。
撰写非遗学术普及读物,特别是以一线从业人员为主要目标读者群的专业普及读物,其难点有二:一是如何让学问接地气,二是如何让学问入人心。
如何将书写到一线从业人员的心坎里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从来都无法依靠凭空思考、无法闭门造车,依靠的只能是长年累月的田野调查与案例实践。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与归纳中提炼出的保护理论,才能不脱离基层、不偏离实际,与一线从业人员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忧产生共鸣、给出答案或给予启发。过去搞民俗、现在搞非遗的学者,最可称道的就是什么时候都拿“群众路线”作为第一工作法。《必读》一书就是用脚底板“走出来”的学问,它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研究之上,建立在质朴而复杂的非遗保护实践之上,受得住一线的考问,经得起现实的推敲。
如何让一线从业人员读出滋味来?关键要解决通俗化的问题。通俗化是学术普及的必经之路,要将提炼浓缩的理论再回炉,逐一释放到“摆事实”与“讲道理”之中。比如马克思研究的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但是他能够把这些重大的理论问题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旁征博引,使得他的著述好读而且耐读。《必读》一书内容与语言都十分接地气,也一定能够入人心。
《必读》是一本真正跨出了象牙塔的学术读物,以一种更易于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普及着非遗保护知识,传播着正确的保护理念,弘扬着高尚的保护精神,倡导着科学的保护方法。《必读》的出版,对提升业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