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工作者快不过盗墓贼?——解析困扰考古工作的三个流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各个时期的文物,犹如一部部凝固的史书,记录下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与智慧,它们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是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力量来源。在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正被拂去历史尘埃,闪现出文化的光芒。“文物考古”版的开设,就是要围绕文物考古领域的工作,以新闻的视角、专业的态度、通俗的语言来梳理成就、总结经验、跟踪进展、开展监督,为文物考古工作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文物考古工作架设一座连通大众的桥梁。
“文物考古”版的主要栏目设置有“发现之旅”——重点跟踪报道各地文物考古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过程;“人物写真”——通过对文物领域专家学者的专访,勾勒文物考古界的发展状况;“一家之言”——展示文物考古界专家学者的独到见解;“文物素描”——挖掘文物背后故事,为读者讲述鲜为人知的文物故事;“话题交流”——关注文物领域热门话题;“消息长廊”——报道各地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动态。
我们深知,文物考古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将这一领域的新闻事件以通俗的方式来传送,并非易事。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请批评指正,欢迎赐稿。
“盗墓推着考古走”“考古成果成盗墓指南”……一向严谨的考古工作者或许从没有想到,在自己默默耕耘的一亩三分地外,流言早已满天飞。
不管流言传有多少版本,每个版本总能与盗墓扯上点关系,直叫文物专业的人大跌眼镜。考古与盗墓,原本泾渭分明的对立,如今却被人放到一起来说道,甚至在网络上还掀起了讨论的热潮,这一切都使考古工作者不得不慨叹:盗墓成了考古甩不掉的身影!
一次次考古发现背后总会遭遇盗墓黑手的侵蚀,使人们不得不将考古与盗墓联系起来。尽管业内看来二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可依然无法阻挡它们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流言一:考古跟着盗墓走
此流言得益于多次考古事件的印证。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令人吃惊的是其中5处遗址在考古队进驻前曾遭到盗墓者不同程度的洗劫。2006年,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在正式挖掘前,曾听说有来自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500个盗墓贼正准备在此“大干一场”。2009年,曹操墓的发掘将“十墓九空”的说法演绎到了极致,就连可以佐证为曹操墓的石牌与石枕也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而最具戏谑效应的当属2004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周公庙遗址。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和挖掘有4条墓道的西周高等级墓葬,墓主人可能是周公旦即周文王的儿子。这一墓葬群的发掘对于了解西周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情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盗墓贼疯狂洗掠,生生将这一发现价值大打了折扣。所以,即便最终摘得中国考古最高奖——“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的桂冠,也挡不住人们对此事的调侃:周公庙遗址考古发现最大收获实乃盗墓贼留下的矿泉水瓶。凡此种种,无怪乎人们会惊呼:考古为何总跟着盗墓走?
为什么考古工作总给人以快不过盗墓贼的错觉?文物专家这样说,这主要与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政策有很大关系。多年来实行的不主动发掘使目前的考古发现多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抢救性发掘。在考古人员接到文物线索赶往现场时会发现多数遗迹早已遭盗墓者破坏。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国考古技术手段有限,对于有些有重大价值的墓葬还不具备发掘条件,只好暂时安排由文物保护员进行田野保护,但实际情况是目前这种保护有很多漏洞,这也给了盗墓分子可乘之机。
流言二:考古即是盗墓
将考古误解为挖宝,尚可以说公众对考古缺乏了解,但将考古与盗墓等同却让文物专家们始料未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就常常遇到这样尴尬的提问,正因如此,他一心致力于将考古推向大众,还原考古真面目。他说,这些误解的产生大多归咎于盗墓文学和电影的泛滥。《盗墓笔记》、《鬼吹灯》、《茅山后裔》等小说的受追捧无疑满足了人们对考古的极大好奇,其中充斥着的虚构的小说情节,如凭借看风水的慧眼便能找到墓葬所在、进入墓葬后必须严守三香三拜、吹灯不摸金的规矩等却成了公众深信不疑的考古戒律。《夺宝奇兵》、《古墓丽影》等电影的描述又给人以考古就是挖宝和探险的误判。对此,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振海说,影视及小说中呈现出来的盗墓贼的种种讲究不过是作家们的创作需要而已。事实上,他们的盗墓手段非常简单,有时为了偷盗成功常常使用爆破装置,所以其破坏行为从考古的角度上看要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而且盗墓贼在犯罪过程中根本不会考虑墓葬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直取文物而不管其余,往往将很多珍贵遗迹损毁得面目全非。而考古队的挖掘由于关注点并非遗物本身,一些遗迹现象如棺椁痕迹、有机材料的痕迹、简牍文字等都需谨慎对待,所以他们的工作过程十分慎重与讲究。提取文物的步骤也非常复杂,如加固处理、保湿处理、拍照、绘图、登记、编号、逐层逐件提取等步骤一一不可缺漏。
流言三:考古技术不如盗墓
该流言的“问世”最初源于考古工具曾借鉴了盗墓分子发明的“洛阳铲”,而且在一些文物考古中,盗墓分子的快速盗取也使考古工作蒙上了“技不如人”的“冤屈”。最典型的事例为湖北丹江口一号战国墓的挖掘。2006年,文物考古队进驻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库区吉家院一号战国墓进行文物抢救时,遭遇了一批盗墓分子的偷挖抢夺,在考古挖掘工作还未结束时,盗墓贼趁考古工作者休息时打下盗洞将墓中的文物洗劫一空。该事件的披露使人们对盗墓分子的嚣张气焰瞠目结舌之余,对考古技术本身产生了更大的质疑。为何盗墓贼几小时可以搞定的事情考古工作者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此,文物专家表示,考古提取文物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特别谨慎小心;而盗墓者不会讲究严格的程序,他们只要探明了墓室的位置,就用工具向下钻探出一个直径很小的管道,然后填充炸药进行爆破,将管道扩大到能够容纳一个人通过。用这种方式获取文物,几个小时就能将墓室里的文物搬光,但很多文物也在这一过程中被严重损毁。
对考古工作者而言,虽说上述流言有诸多荒谬之处,但其流传普及之广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公众对考古知之甚少有很大关系。原因不外乎几种:首先,考古研究常常出现专业性极强、艰涩难懂的术语,近年来考古学与新科技的结合,更使其报告日益技术化、程式化,可读性大大减弱,成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也难以读懂的“天书”,甚至对专家之间的交流都构成了障碍,遑论普通民众?其次,学者们大多专心于考古发掘和编写发掘报告,在学术领域内孜孜以求,随着学科知识的日益精密化,专业人士更因精力有限而分身乏术,难以参与将考古学推向大众的工作。再次,连接考古与大众之间的媒介手段相对匮乏,仅凭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很难将考古知识和成果广泛地通俗化、大众化,而市场上畅销的所谓“普及”类考古图书,存在着一些误导公众的内容,且佳作极少,致使大众对考古学的了解误区与困难不少。因此,考古应该加快走向大众的步伐,这样,一些无稽之谈就会不攻自破。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