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父亲成“男神”,“爸爸”去哪了?

时间:2014年01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楚 卿
0

  【事件】 《爸爸去哪儿》落幕,名模张亮走红

  【观点】 泛性别消费是一种过度消费,它暴露的是时下受众趣味的单一

  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已然落幕,节目中明星父子的出镜率依然不减。在湖南卫视2014跨年演唱会上,《爸》中的明星父子之一张亮父子登台献唱《我不是男神》。尽管观众纷纷表示,这歌没唱在调上,可不妨碍大家给这对父子点赞。《爸》这台节目开播以来,以真人秀、亲子元素打败众多选秀节目,似乎是打响了亲情牌、家庭牌,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爸》播出期间,从“张亮原名张振锁”、“张亮我想和你睡”等高居微博热门话题榜,到网友大晒张亮父子亲吻照、张亮裸体艺术照,相关话题一直不断。名模张亮在这台亲子秀节目中,参与前并未因其职业身份走红,参与后又并非因父亲角色走红。张亮的职业身份与其父亲角色相较而言,本来是节目的附带话题,却不幸成为关注焦点,他在受众的喧哗中似乎极少作为年轻父亲的形象存在,却经常是一个神秘性感的男性符号,同时,父亲标签又始终挂在身上。以笔者之见,这一走红是亲子关系包装下的性别消费。处于大众娱乐视野下的张亮,为受众提供的性别想象远大于其在节目中扮演的父亲形象。

  在俊男美女云集的大众娱乐场域中,性别消费并不稀罕,但以亲子关系为包装的性别消费却是流行“新风向”,前不久风行于微博话语中的“辣妈”一词亦可归入此列。笔者发现,呈现于微博、电视剧、亲子秀节目等娱乐平台上的年轻父母形象,长相、身材等性别元素更易成为卖点,而亲子关系往往沦为点缀,说白了,受众消费的是年轻父母角色的身体,其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亲情体验仅仅充当一味调料,这一消费心理隐含的隐秘趣味虽不能说有悖人伦,但也值得商榷。

  泛性别消费是一种过度消费,它暴露的是时下受众趣味的单一。上世纪90年代,媒体宣传就惯于把女性作家称为美女作家,各种突出性别元素的修辞策略定义了受众的接受方式,在长时间以来形成的整体接受氛围下,观众怎样接受一个亲子节目中的年轻父亲形象,不是《爸》一台节目,或张亮个人可以左右的。但《爸》的全明星阵容、过家家式的任务设定,是引发接受错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受众的消费视野中,明星形象,包括他们的性别和隐私,本来就是用来消费的,所以不难理解,这种错位恰恰也是节目策划时暗含的逻辑与目的。避免这种错位的途径,是回归普通家庭和普通人,观众的目光才能不致仅停留在节目参与者的长相和身材上。

  这样一来,相关话题和收视率可能会有所减少,然而,怎样既展现普通家庭的亲子关系,又令节目收视不坠、话题不减,却正是节目策划者需要思考的。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