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评论要闻

走出“应试”,别成了“应时”

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怡 梦
0

  【事件】 越来越多的时事热点进入高考作文试题

  【观点】 用“应试”的心态去“应时”,绝不是教育的初衷

  6月9日,网友@素陌轻尘微博称:昨天儿子回来说,在他毕业的那所重点中学,学校在高考前组织高一高二的学生观看了莫言和杨振宁的对话,只有高三同学因为课业重没组织去看,结果“爱迪生怎么看手机”就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5月,杨振宁、莫言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北京大学展开过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其间谈及爱迪生若身在当代,最让他惊讶的是什么,科学家、文学家一致认为是“手机”,并就此进行了阐发。这一片段进入了今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试题。

  这位网友所述经历可谓阴差阳错,又引笔者深思,好像一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博弈。面对高一高二学生,素质教育理念通行无阻;面对高三学生,应试思维占了上风。在当前教育的客观背景下,这其实无可厚非,高三学生本来就面临“应试”。而一道作文试题又令两者奇妙地关联在一起,应试思维让未在考前观看“对话”的高三学生“吃了亏”。笔者推测,明年该校可能会吸取教训,对考生和非考生“一视同仁”。但仔细一想,这样的结论又有些暧昧,因为它呈现出一种悖论式逻辑——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应试。

  问题出在哪?笔者发现,不仅北京卷作文题紧扣时事,山东卷也以《咬文嚼字》给莫言等名家作品挑错为材料命题,江苏卷则从2011年《读者》刊登的一篇关于探险者与蝴蝶的哲理散文中取材,浙江卷关注“青春”,广东卷探讨“捐助”……这些作文试题鼓励学生敏于时事、勤于阅读、善于思考、富于想象等素质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纵向来看,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首开话题作文之先,到随后几年的《诚信》《选择》《转折》《愿景》,再到2008年全国卷以“抗震救灾”为题,2009年江西卷以“圆明园兽首巴黎拍卖”为题,2010年北京卷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至今,越来越多的新闻话题、社会热点进入作文试题。一方面,把书斋中学子的目光引向现实,以令其面对所处的时代发声,这更趋近于社会对一名合格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但是另一方面,试题出得越来越应时,又有可能造成教师为押题而搜罗时事、学生为应试而遍寻热点,这样,应试思维之外,又多了一种应时应景的心态,所谓的拓展知识、广泛阅读等素质的培养就成了应付考试的强制性规条。这样的“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心态的另一种呈现。

  回到本文开头,可以肯定的是,试题导向在尽可能地向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但教育的现实环境与理想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实施,的确还有不小的距离。作文题难出,就是这一困境的集中体现。这或许也是每年高考作文成为考生、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议论焦点的原因之一。但有一点必须坚持,教育的短视、应试的功利不可助长。另外,除了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一定还有一些人类永恒的话题能够常谈常新,让每个考生都找到自己落笔的理由。不过,无论作文题怎么出,希望广大学子都不要用“应试”的心态去“应时”,因为那绝不是教育的初衷。

(编辑:晓婧)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