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风尚内蕴时尚,时尚并不等于风尚。文化之于风尚,既要造就它,更要引领它。发挥好对风尚的引领作用,是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体现。
●对于文艺说来,“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公式化概念化地教化,而是通过艺术化方式去养眼悦耳怡情,锻造一种非功利的心忧天下、融小我于大化的审美人格。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艺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魅力,我们充满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16字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作用,极为精辟。这是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以科学发展观指引文化建设的科学结论。
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文化以“化”人为宗旨——以“文”把人的素质“化”高。人之为人,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人把握世界,不能只是物质的即经济的方式,同时还必须有精神的如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风尚”、“社会”、“发展”和“教育”的主体都是“人民”。这便是彻底的唯物史观。
先说“引领风尚”。风尚即氛围。造就风尚的是人的文化。风尚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准确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造就的风尚。风尚育人,氛围养心。优秀文艺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风尚向着更高级的思想、审美境界发展的责任,以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如今,有一种风尚是娱乐,娱乐是需要的,但过度娱乐、一味娱乐乃至娱乐至死,却是可悲的。因此,风尚内蕴时尚,时尚并不等于风尚。文化之于风尚,既要造就它,更要引领它。发挥好对风尚的引领作用,是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体现。
文化是坚持引领时代风尚,还是一味迎合市趣时尚?这确实是自觉还是盲目、自信还是自卑的分野,也是真假唯物史观和能动的辩证思维与被动的单向思维的分野。文化引领风尚,就是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达此目的,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理应自觉地分清提倡什么、包容什么和反对什么,从而把真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精神力量、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及优秀作家艺术家,推到民族文化的塔尖,去引领人民的精神航程,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万万不可盲目地凭借强势媒体把那些本来只有资格在塔座占一席位置并有待提高品位的作品,甚至是低俗、庸俗、恶俗的作品捧上塔尖,去误导人民的精神航程,败坏污染社会风气。
再说“教育人民”。文化包含文艺在内,具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多种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毋庸讳言,为了追求利润,为了追求票房、收视率和码洋,一段时期以来,似乎讲娱乐更多了些,过度娱乐化的倾向确实存在。谁强调“教育”,似乎就不合时宜。
这其实又是一种对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的误读。唯物史观以人民为本,尊重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从来就强调既要依靠人民,又要教育人民。当然,强调文艺作品应当为人民“喜欢、高兴、欢迎”是必要的,是唯物史观的题中之义。但只讲这一面还不全面,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还要发挥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也要注重“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提高”就是“教育”,“教育”为了“提高”。对于文艺说来,“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公式化概念化地教化,而是通过艺术化方式去养眼悦耳怡情,锻造一种非功利的心忧天下、融小我于大化的审美人格。这对于匡正时下那股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思潮,匡正那种对技术至上的盲目崇拜以致人性片面发展的倾向,以及伴随着人的主体意识高涨失度而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对国家责任、时代担当的消解和漠视等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作用!
只有真正自觉发挥好文化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发展”。风尚引领好了,人民的精神力量提高了,就能确保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就能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项任务,项项都为文艺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我们一定要认清文艺的“十六字”功能,自觉把握文艺创作与鉴赏的独特审美规律,自觉担当起文艺提高民族精神力量的历史重任;我们一定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艺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魅力和能量,充满自信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