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理论学术>艺术史

提升民众艺术水准

时间:2013年11月16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0

  浙江大学艺术史研究团队主持的《明画全集》出版计划,拟对全球收藏的明代绘画作系统的调查、整理、研究和出版,这是从艺术史作品实物开始,重建一门有中西文化比较性的中华文化史论说的一项标志性大工程。

  中国艺术史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生动、最有力、最有实在性的一种物质上的表现。多年来的研究体会,研究中国历代优秀的绘画作品,不首先考察这些绘画背后的道统根本就无从谈起。从唐宋雄伟山水主宾阶段思想的宇宙观,转化为元明清主观性文人的写意画,可说是中国后帝国时代,儒家思想史上“理学”与“心学”分歧的有力表现。从知识论角度而言,中国画从宋代崇尚“状物形”演变为其后讲究书法用笔的“表吾意”的个性表现,恰恰与“理学”“心学”两派分家的发展不谋而合。朝代的起落更换,政治合法性与个体的意义模式—一个关于人类寻求“天人合一”且深刻尊重历史的“故事”。我自己对中国艺术史的理解,即艺术史,是在随时间流逝始终不断变幻的历史语境中,决定艺术家与其作品重大意义与诸种关系的历史。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和“读”,以便更好地重新构想中国艺术史,它无疑是一个最具闪光创造精神的时代背后潜在的精神历程。

  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史能够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以“人”为“一切的尺度”的观念,中国艺术史和它相关的社会史,也就是中国“人文主义”追求“天人合一”理想关系的缩影。中国艺术史的节奏—改朝换代、正统观与个人表现、守旧与革新的对立—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长期蕴含了“吾人”努力将“人”的本身与道德伦理世界“融合”的含义。

  当今中国和平发展,已引起世人关注。一个国家,不仅是经济、政治方面要加强,也必定应是文化强国。我们今天必须强化中国文化固有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与人民艺术生活的关联。我相信,浙江大学《明画全集》的出版,必将大大提升大学生和一般民众对视觉艺术欣赏和研究的水准,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这是吾等海外游子所期待的。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