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10省非遗项目河南展演 盛事空前
中新社周口3月13日电 (董飞)留左大鼓、井陉拉花、天塔狮舞、花鼓灯、华阴老腔、少林功夫等来自内地10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13日在河南周口淮阳县联合展演,堪称民间艺术盛事。
河南淮阳系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民间艺术胜地。13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此拉开序幕。与往届不同的是,此次展演吸引了中国中东部与北部地区10个省份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
来自江苏的留左大鼓、河北的井陉拉花、山东的鼓子秧歌、山西的天塔狮舞、湖南省的棕包脑、湖北的龙舞、安徽的凤台花鼓灯、江西的婺源傩舞、陕西的华阴老腔以及河南的少林功夫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竞相展演,博得观众阵阵欢呼。
年仅19岁的张易,是山西天塔狮舞团的小演员,学习舞狮已有5年了。天塔狮舞”表演以高、难、惊、险闻名,“很辛苦,也记不清摔伤过多少次,但还是很喜欢舞狮。”他感觉舞狮刺激,有激情。
此外,展演现场外的淮阳泥泥狗、布老虎、泥咕咕等民间艺术精品,同样赢得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泥泥狗”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被称为人祖伏羲在淮阳的“活化石”,其以可爱、多彩的外形一直深受民众喜爱,被尊为“吉祥物”。
有着“泥泥狗大王”之称的民间老艺人许述章,还曾带着他的“狗娃娃”登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舞台展出。他告诉记者:“泥泥狗早已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算是赶上好时光了。趁自己还不老,尽心把它们做得更漂亮,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被称为“民间活化石”。
近10年来,中国开始注重保护、抢救一些频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以来,至今,被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已达1000多种。(完)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