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评论>理论学术>艺术史

通讯:潮汕八十高龄艺人传承百年民间艺术香稿塑

时间:2011年12月29日 来源: 作者:
0
  中新社汕头12月29日电 题:潮汕八十高龄艺人传承百年民间艺术香稿塑
  作者 李怡青 陈妍
  借助白天外面走廊的自然光,80岁的香稿塑艺人黄斯毅正在全神贯注地塑造着手中的“二十四孝”造型。有着百年历史的粤东潮阳独有的香稿塑,是黄斯毅的父亲黄星阁独创的一门民间艺术,在中国独一无二。香稿塑采用独特的香稿树的木质层碾成粉末状作为原料,汲取纱丁、陶塑、泥塑的艺术精华,创出立体人物香稿塑,由于工艺精美、比泥塑更坚固而深受欢迎。
  据黄斯毅介绍,上世纪70年代是香稿塑市场相对繁荣的一段时间。那时,黄斯毅与父亲所在的潮阳县工艺美术厂,来自各地的订单总是络绎不绝。尤其是他创作的“偶戏头”、“粤式脸谱”等玩具都供不应求,产品行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黄斯毅说,当时订单络绎不绝,仅仅依靠父子两人纯手工的工作,每个月还做不到10件作品。于是他陆续吸收了12名学徒,并改造了香稿塑工艺,利用石膏模让学徒迅速掌握了香稿塑的制作。
  回忆起以往的时光,这位80岁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年轻人的神气。可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香稿塑艺术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现在香稿塑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四个字:艺尽人穷。”黄斯毅对此毫不讳言。香稿塑产量低,而且往往花费创作者极多的心血和时间,他原来所收的12名学徒渐渐忍耐不了这种清贫的手工艺人生活,全部转行去了。这门潮汕民间特有的艺术已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黄斯毅告诉记者,他制作香稿塑多年,最深的体会是要“有心无性”。所谓有心,就是全心全意,投入到这个艺术世界中;而无性,就是戒掉俗人都有的“贪”、“嗔”之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或诱惑,对艺术的态度永不改变。
  “现在这个浮华的世界,要做到‘有心无性’谈何容易啊。”八旬老人感慨道。
  谈到应如何解决香稿塑艺术后继乏人的问题时,这位老人家坦诚地说,要将这濒临失传的艺术传承下去,个人的力量还是比较小的。但他准备写一本书,较系统地介绍香稿塑的起源、制作工艺,谈一下自身的创作体会,并配上作品照片。他希望可以让后人知道什么是香稿塑,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这门潮汕独有的民间艺术。
  黄斯毅的家中,除了几件简单家具外,全部是他多年的作品。记者在他家墙上看到一副自书清光绪翁同龢的联句:“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黄斯毅说,这联句是对自己的安慰、勉励,他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艺术锲而不舍,永不停步。(完)
(编辑:system)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