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东北地区最大的城池——辽阳城“重见天日”。记者6日从辽宁省辽阳市文物保护部门得到证实,当地发现的三处呈圆弧状分布的古墙残基,为明代辽阳城东门“平夷门”的瓮城和敌楼遗址。
明代辽阳城是东北最大的城池,城池平面呈“曰”字形,分南北二城,南城为主城,城高约10米,周长约8000米,设城门6座,其中东门名为“平夷”。
此次发现的辽阳城东门瓮城和敌楼遗址位于辽阳市一处建筑工地,当地施工单位在建造地下停车场时挖出了大段残缺的城墙和泛白的青砖块。由于出土的墙体砖块间用石灰黏合,考古学者据此推断该遗址为明代辽阳城城墙。
瓮城是为了加强城池或关隘的防守,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明朝重视对城市的防御,城池多设有瓮城。
辽阳市考古研究所文博专家孙志奇介绍说,此次发现的瓮城和敌楼面积约2700平方米。从城墙遗迹可以看出,城墙的墙体为砖包夯土砌筑,宽度约7米,城墙顶部足够多人并排行走,印证了史料中辽阳城古城墙“高厚壮固”的说法。
孙志奇说,根据出土的遗址判断,明代辽阳瓮城城墙坚固,城内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可驻军、屯粮,这些都是明代戍边以及军屯制的重要证据。
据了解,辽阳虽是辽宁省一个普通的地级市,但其却拥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曾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军事重镇,历史上有多个地方割据政权在此定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