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拍弊端多:应让小拍成主流吗?
赖少其《山水》 中国画 158×82cm
明万历五彩花蝶图盘口花觚(167×26cm)
张大千《清溪翠幄》 中国画 158×82cm
当下,春拍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每年春秋两度的拍卖盛宴,已然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道惯常风景。不过,近期,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拍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双舟却提出:“艺术品拍卖一年两次春秋大拍的模式应当改革。集中度太高了。定期小拍模式值得推广。”究竟高度集中的大拍模式会有什么样的利弊?定期小拍又能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改观?真的是小拍优于大拍吗?还是两者之间存在互补性?业界专家各执己见。
正方——
中国拍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刘双舟:艺术品市场大众化才能长久
春秋大拍模式,导致拍卖场次过度集中,容易撞车,拍卖成本高涨。每年到了春拍和秋拍季节,在北京要找个拍卖场地都很难,价格自然比平时高出很多。而且,光有大拍也不利于艺术品市场向大众化发展。所以,我还是希望普通老百姓都能享受到艺术品带来的精神愉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变成纯粹的高端市场。
国外的拍卖行,基本都是准备好了一场就拍一场,像苏富比[微博]和佳士得[微博],他们在本土并没有所谓的春拍秋拍。很多拍卖行还是每周都开门拍卖的,普通民众路过了随时可以进去看看,常常能够偶遇自己感兴趣的拍品,价格又不贵。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要全部废除春秋大拍,大的拍卖公司,延续他们的春秋大拍风格没有问题,新生的中小拍卖行,不见得追得起这样的成本,如果也跟风,就会很被动。究竟是一年两次大拍,还是每月拍、每周拍,要视自身的情况而定。鼓励多元化的拍卖方式,才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大众。大公司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拍品,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没有一丁点意义。如果不向消费市场发展,这种纯高端的艺术品市场是难以长久的。只有将其做成消费市场,才能不断推出新人和新的作品,而不是总围着有限的文物转。同时,定期小拍还可缓解征集难的问题,因为一年四季都在做,就不必急于要在这两次拍卖前拿到手了。
真伪问题在当下显得那么重要,也跟上拍的文物艺术品太贵重有直接关系。如果大众化的市场开辟出来了,大家对真假问题自然就没那么看重了,大家只是买个喜欢。
总之,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艺术品,都能享受艺术品,就像以前家家户户都挂年画一样,这个市场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上海泓盛拍卖公司董事长 赵涌:拍卖多元化才是真正的行业状态
春秋大拍模式的形成,与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军香港大有关系。这两大公司的总部在欧美,他们开辟香港市场,属于异地拍卖,组织起来不太便利,也很难负担固定的场地,因此最初确定为春秋各进行一次拍卖,租用展览中心或宾馆进行拍卖,日常在写字楼办公。内地拍卖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在学习他们的经验过程中,也将这样的拍卖节奏承接下来了。这样的模式有节奏感,能产生号召力,好处是明显的:集中在两个时间点,在宣传上可以做得比较到位;而且形成了香港拍、北京拍、上海拍的次序,大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接受了这一“生物钟”。
无可否认,这样的模式弊端也不小。由于拍卖会基本在周末举行,在春秋大拍期间,重要场地的竞争十分激烈,大大提高了拍卖的成本。在同一时间印刷图录,也给印刷公司带来了很大压力。产能没有得到合理安排,成本自然会提高。凡此种种,形成了整个拍卖行业的运营成本过高。目前要完成一场大型的拍卖,基本都要投入上千万元人民币的费用。而在欧美等国,艺术品拍卖的随意性比较强。其拍卖公司多数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基本都拥有自己的拍卖场地,在展览、上拍的安排上比较灵活,成本也低得多。随便打开任何一个欧美国家拍卖公司的日程表,我们都会发现,每个周末在不同城市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类别的艺术品拍卖会举行。这是一种真正的行业状态。因为既然称为行业,肯定得有高端、中端、低端的配置,相互之间有合作、帮助、渗透,形成比较合理的行业结构。而中国的拍卖行业虽曰行业,但目前尚未进入到这样的阶段。当然这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交易平台发展得特别快,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以后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产业结构。年青一代对网络交易更了解,因此最基础层的艺术品拍卖,可能将会由网络占领一大部分市场。而传统的拍卖门槛比较高,继续保持艺术品市场顶层的占有率。
同时,我始终认为,艺术品应该让更多普通人分享。我深信,每个人都有收藏情结,无论是保存原来的照片还是旧有的书籍,或者祖传的家具,都是一种收藏。而收藏最重要的不在于升值,而在于文化消费过程。因此,总体而言,大拍模式会被慢慢改写,拍卖将走向多元化。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