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保障房放慢脚步只为走得更好

时间:2011年11月04日来源:京华时报作者:

  保障房后续开工速度可能会回落。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近日透露,财政部和住建部正在研究制定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规模,整体规模会适度下调。据悉,目前大部分省市上报的指标计划,与2011年相比均有下调,总体下调的指标计划保持在20%以内。  

  未来年度保障房开工规模适度下调,是主管部门在审时度势后做出的慎重决定,也是对以往工程中“重规模、轻实效”倾向的纠偏。应当看到的是,陆续开工的保障房只有切实满足百姓的居住所需,其公益属性才会得到彰显。其间,包括施工质量、资金筹措等瓶颈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给出破解良策。在此基础上,保障房市场必须要轻装才能够快速前行。当然减速决不能被理解为放松标准,恰恰相反,在减速的同时应把保质保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保障房入市是楼市调控的一柄利刃,在严厉打击投机泡沫的同时,通过大面积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优化商品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可以倒逼房价回归理性。恰因此,加速保障房建设成为今年以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抓手,而年初制定的全国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也基本实现。但需要指出的是,“开工”与“竣工”完全是两个概念,只有竣工的保障房才能发挥出市场绩效。如若打两根地基后便“围而不建”,那么两者之间实现过渡将有可能变得遥遥无期。即便就一般进度而言,保障房的正常工期也要两年半左右,考虑到2010年开工结转项目,再加上今年开工的保障房,年内竣工规模只有300万套左右。这意味着,未来一年内各地将承接更多的结转项目,这对于项目监管、资金投入等工作都是不小的考验。而从已竣工的保障房项目看,质量和设计问题也时有发生,诸如“1平方米卫生间”等明显有违合理居住需求的房型结构成为众矢之的。更为关键的是,保障房后续资金支持乏力。保障房建设资金除了中央拨款,还需要地方政府筹措。但现在的问题是,本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在地方债务大规模到期、土地市场低迷等多因素的夹击下,已鲜有能力为保障房后续建设加码“输血”了。

  正是基于保障房建设的客观规律,以及现有问题瓶颈等考虑,主管部门适度放缓了来年开工计划。因为事实表明,单凭一腔热情和憧憬极有可能让保障房工程建设流于形式,成为“大跃进”模式下的牺牲品,由此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将得不偿失。而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合理调整,则给科学决策并解决相关掣肘因素带来喘息良机。

  事实上,在夯实竣工保障房质量、提高房源实用性方面,可以通过强化行政监管工作完成。目前,中央对地方保障房工作的考核,更多地倾向于“开工”数量方面,而对于项目选址、房型设计、建筑材料标准等质量要素却没有细化明确的要求。保障房最终以何面目示人,则可能要视地方监管部门的态度而定,甚至可能要看开发商的“良心”而定。对此,主管部门有必要在保障房竣工标准方面,给出相对硬性的考核指标,建立责任到人的问责制度,把好保障房质量关。

  然而,对于后续配套资金到位问题,则更多地需要主管部门以创新思维解决。从目前的解决思路看,除了中央与地方共同筹资外,今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竣工还将有8000亿元的资金缺口,有关部门希望能通过社会和企业途径给予解决。众所周知,保障房建设投入大、本金回收期长,其本身并不具备盈利亮点。而社会机构的载体无论是保险金融企业,还是大型国企,其在属性上均是逐利的非公益机构,若无法以基本的商业利益为前提,着实难以保证其能够热衷于此项投资。当然,虽然政府部门不可能直接给予社会企业经济利益,但优质的政府服务与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却是许多企业渴求的无形资源。有鉴于此,调动社会企业投资保障房的积极性,有关部门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大力推进保障房市场建设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而经验的积累也正是在破解顽疾过程中完成的。就此而言,开工的步伐稍许慢些,或许更有利于优化保障房市场的发展质量。(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财经节目主持人)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