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藏族唐卡 Tibetan Thangka Paintings

时间:2013年05月29日来源:中国传统及民间工艺美术网作者:

  唐卡是一种可以悬挂在墙上的卷轴画或丝绣,绵缎镶边。唐卡主要反映的是宗教的内容,包括了藏族传说中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量理学,工巧明,医学,天文,历算,文学,诗歌,戏剧,美术,民间传说故事等等。以画言史,以画叙事,是它的突出特点,是藏族的一部百科全书。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藏族的绘画艺术早在藏王松赞干布(公元7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各地产生。据《大昭寺志》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幅唐卡。相传这幅唐卡由果竹西活佛藏入白拉姆神像腹内。

  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恐怕还不足为据。但就绘画艺术而言,最早可追溯到卡若新石器时代,到吐蕃王朝时期,绘画艺术已臻完善。由于唐卡受纸张、丝绸、布匹等材料保存年代的限制,传说中吐蕃时期就已有的唐卡现已很难见到。但从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众多寺院的壁画上,可以证实当时藏族绘画艺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可以推断,唐卡作为壁画的延展,最迟也在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就已出现。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的集体作品。

  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唐卡作品,是公元11世纪在著名高僧阿底峡临终前,其弟子格西·那措译师托尼泊尔画师绘制的阿底峡肖像"无越马"(dbu-yon-ma)的一幅唐卡,并在唐卡背面撰有赞颂词80句,由那措译师亲自编写,该唐卡过去作为热振寺的镇寺之宝一直保存在寺内。热振寺还有一幅噶当派开宗祖师钟·杰瓦穷乃时期的唐卡,据说该唐卡能抗火。唐卡上画的是四臂观音,周围有八位随从,画风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量度,是11-13世纪唐卡和壁画盛行的风格,也是西藏美术艺术得到广泛普及的一段时期。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布画。它是传统藏族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其分类方法较多,按大小和张挂方式,可以分画片唐卡和卷轴唐卡;按色泽可分为彩(色)唐,金(色)唐,黑(色)唐,红(色)唐,淡(色)唐,浅(色)唐六种;按制作方法又可分为绘画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印刷唐卡、织锦唐卡、和缂丝唐卡6类。唐卡画芯一般都用彩缎装裱,画面上多用大小相同的丝帛覆盖,丝帛上端连于天杆,悬挂唐卡时将其掀起。丝帛盖面在卷起唐卡时,能有效保护画芯不被磨损。

  唐卡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有反映藏传佛教和各种神灵的宗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唐卡;有记载历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记录人物的传记唐卡。这些唐卡上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西藏风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堪称是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  

  唐卡的创作人员绝大多数为宗教人士,在西藏历史上,唐卡绘画艺术家以各寺院的比丘(喇嘛)为主,宗教僧侣画师,也大都不愿将绘画技艺传授给在家俗人。在许多地区,唐卡绘画的学徒规矩,是从先学画释迦牟尼佛像开始,其中的一层含义就是表示皈依师傅和佛门。俗人也乐于以丰厚的工钱为代价,邀请僧侣画师为他们作画,用于布施或是供奉,作为自己的福德。

  唐卡的使用功能主要是服务于宗教生活的。唐卡和壁画这两大藏族绘画艺术,它的发展和兴衰如前所述,与藏传佛教密不可分。它的主要宗旨,也是服务于宗教的。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聚积在寺院。它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置自己的经堂、佛龛,而作为一种美术装饰作品的作用,并不主要和明显。

  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种种,首先按照造像量度标准起稿,面部五官、头、胸、腰等各个部位的比例均有严格的要求。然后着色,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他中和色统一画面。最后线描,线条勾勒,一种线粗细一致、刚柔相济,另一种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随画面的区别而运用,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圆润流畅,均能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

  绘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大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用一块画布根本不够,这样只好把好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几块布的接缝处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把画布固定在"唐卓"上之后,就着手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时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糨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接下来便是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所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通常称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为"黑画"。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河流、岩石、山丘、树木、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然后画佛身,眼睛先空着。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故称这些金色图案为"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金色来勾边,称"金线"。最后,将所有需要用墨勾的线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画上眼睛。点睛以后,这幅作品就算完成了。

  画面上围绕佛像留出的空白还要画上景物或其他由"地、水、火、风"四原素组成的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画上人们乐见的众生有情。绘画唐卡的调色方法的指导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加深某种单色。例如要加深朱砂色,就是往调色碗里加点朱砂颜料。

  唐卡在其不断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以勉唐画派、钦则画派、噶玛嘎孜画派尤为突出。

  1、藏族唐卡·勉唐画派

  勉唐画派又译称"门赤画派"。是藏区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以拉萨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

  该画派的创始人是勉拉·顿珠嘉措,他出生于洛扎勉唐(今山南地区),勉唐画派由此而得名。勉拉·珠嘉措拜萨迦一带的画师多巴扎西为师,苦心钻研,成就卓然。其造像多注重绘画线条的运用,工整流畅,法度精严而变化丰富,色调亦活泼鲜亮。

  勉唐画派艺术产生并形成于赞普时代,兴盛于帕竹时代中期至甘丹颇章时代。画派出创始人勉拉·顿珠嘉措成家后因与妻子不和而出走,流浪途中在羊卓达陇拾得一套画笔和一本配有范画插图的书籍,由此萌发学艺的愿望。为拜师求艺,他来到后藏萨迦等地,在日喀则遇著名画师朵巴·扎西杰巴。在名师的指导下,顿珠嘉措刻苦钻研绘画,成就卓然。

 

  勉拉·顿珠嘉措不仅绘画技艺高超,在艺术理论方面亦卓有建树。其传世之作《造像量度如意宝》,详细论述了绘画和雕塑的造像量度,指出了某些书籍在造像量度上出现的错误及由此带来的恶果,阐述了藏画的实践方法。并博采诸长,创立"勉唐钦莫"画派(旧勉唐派)。该画派造像法度精严,与传统的块面表现相比,尤其注重线条的运用,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亮,变化丰富。旧勉唐画派的画风承袭了印度一尼泊尔绘画样式,但在背景处理上加进了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和花卉纹饰,线条匀称精到,浅淡施色加金线勾勒,富丽多姿。

  该画派人才辈出,技艺精湛。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时期(16世纪中叶)的著名画师陈嘎瓦·班丹罗追桑布活佛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17世纪中叶)的著名画师洛札·丹增诺布、群青·珠古次仁、素钦·切央让追、那则达龙·白贡等都是极富成就的大师。其中第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和同时代的曲英嘉措活佛最为杰出。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1604-1674),8岁便能绘制精美佛像,又通雕塑与刺绣工艺,被誉为神童。早年严格遵循勉拉·顿珠嘉措画风,中期画风一变,创噶赤画派之新风。在理论上造诣颇深,是当时造像量度和雕塑材料的权威。

  活跃于明泰昌元年至清康熙四年(1620-1665)的画师曲英嘉措在继承旧勉唐画派精华、吸收汉地绘画的某些因素的基础上,开一代新风,创立"新勉唐画派",为该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为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效力,后至拉萨为五世达赖喇嘛的画师,画迹至今存留在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中。曲英嘉措建构了近代勉唐画派的基本格局,并同格鲁派建立了联系,获得政治、宗教和经济上的有力支持,为该派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不朽功勋。

 

藏族传统唐卡绘画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勉唐画派进入鼎盛时期,优秀画师层出不穷。现在遗存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拉萨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的壁画、唐卡多为勉唐画派画师所绘。西藏绘画发展到新勉唐画派时走向了成熟和繁荣。西藏历代画师经过若干世纪的实践,将早期流行的印度一尼泊尔样式与元以后汉地明清艺术因素的影响融汇贯通,逐步形成了藏民族独特的宗教绘画样式,勉唐画派可谓是集大成者。与印度一尼泊尔风格较浓郁的"钦则画派"和受汉地艺术影响明显的"噶赤画派"相比较,勉唐画派绘画呈现出更为纯粹的本土画风和更明显的变通意识,民族特色亦更为强烈。在构图上,勉唐画派绘画中尊大像尺度稍枣核描为主,同时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而加以多样的变化。17世纪以后出现的黑唐、金唐及赤唐尤能体现出该派线条的无穷魅力。

  勉唐画派艺术1966年后开始冷落、沉寂。尽管20世纪80年代后地方政府做了不少抢救工作,但其绘画技艺依然处于难以为继的状态,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抢救力度。

  2、藏族唐卡·钦则画派

  西藏著名的三大绘画流派之一,因其创始人为贡嘎岗堆·钦则钦莫而得名。

  钦则画派形成于15世纪中叶以后,主要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钦则钦莫自幼酷爱美术,幼年时即能准确地描绘山川日月和飞禽走兽,成年后醉心于佛画,师而能化,风格自成一体。其艺术风格直接承袭14世纪流行于后藏地区的绘画样式并有创新。钦则画派与勉唐画派的出现为14-15世纪上半叶流行于卫藏地区的印度一尼泊尔绘画样式划上了句号,为中世纪后期本土藏族绘画样式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画坛将这两个画派合称为"勉钦两画派"。

  钦则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印度-尼泊尔绘画传统中主尊像较大的特点,重点突出,周围众小像排列井然有序。但在风景表现中已开始融和汉地绘画的表现程式,逐步形成藏民族绘画语言体系。据传山南多吉丹寺的壁画即出自钦则钦莫之手。对于勉钦两派,画界历来有"一文一武"之说,勉派尚"文",钦派尚"武"。比较而言,钦派更擅长绘制怒相神,其面相威严孔武,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形象稳健而又多跃然舞姿,动中有静、刚柔相济,颇具阳刚之美;色彩表现沉着饱满,善于使用对比色,强烈而跳跃,配色细腻讲究,装饰味很强。钦则派还善于绘制坛城,样式独特,刻画精致绝伦,纹样繁密华丽,令人叹为观止。钦派似与中世纪在后藏相当流行的密宗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钦则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尼泊尔绘画中主尊较大的特点,但在风景表现上开始吸收汉地的绘画风格。这个画派尤其擅长表现具有阳刚之美的忿怒像,坛城的绘制精彩绝伦。

  3、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

  噶玛嘎孜画派属于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之一,流行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孜派"。

  噶玛嘎孜画派的风格来源较为复杂,其创派人物南喀扎西活佛以南亚梵式铜佛像为范,深受勉唐派绘画大帅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的影响。经与南喀扎西同时期的八世噶玛巴活佛米久多吉总结先师及自己的经验,撰成《线准太阳明镜》,从而奠定了噶孜画派的理论基础。

  其后,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从一套罗汉丝绢唐卡中发现了汉族界画和青绿山水技法的妙处,开始以工笔重彩绘制唐卡,作品具有浓重的汉族风格,有别于卫藏地区的勉唐、钦则两大画派。在南喀扎西之后,又有两名画师继承了噶孜派画风,一是却吉扎西,以青绿设色著称;一是噶旭噶玛扎西,以独创出新著称。他们与南喀扎西一道,被誉为"噶孜三扎西"。

  继"噶孜三扎西"之后,康巴炉霍郎卡杰大师的微型唐卡堪称一绝,而被誉为工巧天毗首羯摩化身的德格普布泽仁大师留存在德格印经院的画版几乎成为噶孜画派的范本。噶孜画派承传谱系十分明晰,历代名家辈出。派系传承中因地域、师承诸种关系而派生分支,导致风格变化,形成"旧噶孜派"和"新噶孜派"。

  噶孜画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施色浓重,对比强烈,画面富丽堂皇,故在数百年中逐渐形成一套颜料制作与使用的特殊技法。创作中以白、红、黄、蓝、绿为母色,能调出9大支32中支进而变化出158小支诸种色相。黄金的运用是藏传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因使用金色被视为对神佛最神圣的供养。噶孜画派有一套研制金汁及涂金、磨金、勾金线、刻金、染金的绝技,可将金色分成多种冷暖变化,可在黑地上用金线勾画十几种不同的层次效果,还可在大片涂金的地方用九眼石制成的笔摁出各种线条(俗称"宝石线")。

  唐卡与壁画的内容或表现技法都十分类似。有宗教画、传记画、肖像画、故事画、风俗画、建筑画、历史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唐卡画的题材基本上和壁画一样。有些唐卡画选材上具有一定份量,使之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大大超过了它的艺术观赏价值。

  由于唐卡制作程序复杂,成本昂贵,方法考究,且技艺长期以来均是师徒相承、口耳相传,维系力量十分微弱,极易中断。近年来,很多民间画师以价格低廉的现代合成颜料替代传统颜料,对传统的唐卡造成巨大冲击。现在传统天然颜料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法都面临着失传。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