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瓯绣 Wenzhou Ou Embroidery

时间:2013年05月29日来源:中国传统及民间工艺美术网作者:

  瓯绣,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温州地处瓯江之滨,故名“瓯绣”,亦名“温绣”,又称画帘。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名绣之一。

  瓯绣做工精细,以刺绣人物为绝招,构图精练,纹理分明,针脚齐整,针法多变,绣面光亮适目,动物羽毛轻松活泼,人物、兰竹都能绣得精巧传神。它的风格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构图精练,绣理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地方风格。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毛竹刮去青皮,通过分层片,煮熟抽丝,编织成竹帘,然后用颜料和彩线在上面制成作品。瓯绣的品种有:锦肚、围涎等1000多种。瓯绣的针法类型有:断针、滚针、乱针等20多种。

  瓯绣开始于唐宋时代,800多年以前,温州地区已运用刺绣美化服饰,绣品技艺也达到相当水平。瓯绣是浙南一带的传统手工艺品,可与湘绣、苏绣、粤绣和蜀绣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名绣之一。清咸丰三年(1853),温州设有专业绣铺。绣工人数曾达到600至800人。据说瓯绣最早产生于民间善于刺绣的妇女之手,古时温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刺绣传统,足见当时瓯绣的普遍和兴盛。瓯绣为温州历代民间妇女的家庭传统副业,那时的刺绣品种有衣服、小儿帽圈、围涎、锦肚、妇女鞋面、枕头、荷包等,题材只有花鸟鱼虫之类。作为一项曾经辉煌的传统工艺,政府有义务加以扶植和引导,并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

  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开始设有专业绣铺。多以绣官袍、龙袍、寿屏及庙宇应用的绣品为主,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以后品种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

  1917年,有大量绣品出口,最盛时有艺人五百余人。

  1922年,温州刺绣艺人林森友改进瓯绣生产,此后瓯绣成为供欣赏的艺术品。  

  1957年,名画家苏昧朔先生开始为瓯绣设计人物绣像。  

  1960年,温州承接国家级礼品任务,专制精品,瓯绣成为高层次的艺术品。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瓯绣开始日趋衰落。

  制约瓯绣发展的是手工刺绣花费时间长,而工资利润又较低,女绣工们是完全靠对传统工艺的喜爱和作为家庭手艺的继承才坚持下来的。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