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力量创造更好的中国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确乎是当代青年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革故鼎新的当代中国,仍然需要激浊扬清的青春力量,需要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又逢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校园,参加同学们纪念五四的诗会。尽管那场与国运相关的青春记忆,距今已95年,但这个日子,在不同年龄的国人心中,总是那么激情飞扬,喷薄着青春的气息。
95年前,有一群年轻人,为了扶大厦之将倾,救民族于水火,聚集在一起吼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年轻的声音响彻中国、响彻世界,让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穿越百年而犹有回声。这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沉重历史的老大帝国,开始激扬青春的转折瞬间。刚刚剪掉辫子的国人惊愕地发现,原来被漠视的孩子们的声音值得倾听,原来老朽之国在革故鼎新之后,亦有望成为“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的“少年中国”。
近百年间,五四精神从未泯灭。这是一个既洋溢着青春、热血、真诚、悲壮,也掺杂过谬误、平庸、曲折、迷惘的百年。在历史悠长的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百年,会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脱胎换骨,会有如此奇迹般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个变化还在令人惊奇地持续,它变化的方向、力量与速度,取决于这一代中国青年每一天所作出的每一个选项,在精神与现实的诸多层面。
志在掀起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当代中国,仍然需要激浊扬清的青春力量,需要不计得失的赤子心肠,需要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诚然,这一代青年,既背负着梦想,也纠结于现实。在庸常生活的消磨下,是用妥协、麻木甚至算计来走完无聊的人生,还是用理想、坚忍的赤忱去开拓、创造你脚下更美好的世界?先贤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唯以青春之我,方能“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来自这一代青年人的答案,并没有让人失望。5月1日,11名不同高校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就乌鲁木齐暴恐事件发出公开信,“不能再沉默了,不会再沉默了!我们,并肩,向暴恐分子出拳!”青年,就应该在大是大非面前挺身而出。同一天,上海两名年轻消防员,在救火中被气浪从13楼推出,坠落瞬间,他们手拉着手。他们的牺牲令人痛惜,也让我们感动,90后的青年已经在为父兄的安全赴汤蹈火。人们在转发烈士钱凌云喜欢的一句歌词,“我一直都在流浪,可我不曾见过海洋”,这首歌还有另一句词是,“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这确乎是当代青年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鲁迅先生就说过,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我们的社会,既有像红柳、格桑花那样扎根西部的年轻奉献者,也有让教授们痛心疾首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既有埋头从现在做起的改变者,也有陷入负情绪泥潭而难以自拔的抱怨者。
是让青春梦想绚烂绽放,还是让势利因循的野草疯长?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给一群年轻人的回信中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这,才是青春的正道。
哲人有言,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所谓“三岁之翁,百岁之童”,赤子情怀,不只在于生理年龄,更在于心灵和行为的取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年轻人和年轻的心境都弥足珍贵。唯有梦想,唯有担当,才能创造更好的中国,让青春与理想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