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32年的回归 《丝路花雨》巡演英法德
阔别32年的回归 《丝路花雨》巡演英法德
讲述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
图片自左至右为《丝路花雨》剧照、在凯旋门前演出现场以及剧场外购票的观众队伍。 赖京晶摄
丝路漫漫,花落缤纷。
1979年,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西北大漠诞生。编创者们从敦煌莫高窟的2000多尊彩塑、4万多平方米壁画中寻找灵感,将一个个孤立静止的画面,编织成一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一幅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
《丝路花雨》“复活”了沉睡千年的敦煌,也开启了一条传播中华文化之路。32年前,《丝路花雨》首次在意大利和法国演出,获得欧洲观众的赞赏。1月8日至24日,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华风韵”品牌活动的支持下,《丝路花雨》以商业巡演的崭新姿态,从伦敦行至巴黎,再抵法兰克福,回归阔别了32年的欧洲舞台。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讲述“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一个不被了解的中国”
“仍然拥有的,仿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诗人歌德在故乡法兰克福写下不朽诗篇《浮士德》。他一定想不到,200多年后,他所神往的那个东方国度,以音乐和舞蹈栩栩如生地“复活”了古老敦煌,并搬上了法兰克福的舞台。
这是《丝路花雨》首次在德国演出,也是欧洲巡演的最后一站。正如歌德在中国拥有无数知音,“丝绸之路”对于德国人也颇富吸引力。连续两天,1800个座位的世纪大厅剧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常。德国观众被舞台上一幕幕悲欢离合深深打动,不断以热烈掌声表达着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独特的《丝路花雨》,让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克里斯汀娜惊喜:“它不像我们常看到的京剧、昆曲等传统中国艺术,《丝路花雨》的表达方式非常现代、极富诗意。没有一句语言,艺术家借用舞蹈,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富有开放、包容等现代意识的中国,一个并未引起西方人足够了解和重视的中国。”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德国《图片报》在报道中评价:“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肢体表现令人惊讶,他们融合了古典芭蕾和杂技的舞蹈艺术语汇,通过细节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感染了全体观众。”
在法国,《丝路花雨》受到热情的礼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李少平记得,1985年第一次常驻法国,法国朋友与他谈到的第一场中国演出便是《丝路花雨》。“《丝路花雨》首次在法演出被视为中法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在今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谈论《丝路花雨》,并再度在巴黎上演这一经典,对中法文化交流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在巴黎,《丝路花雨》不仅与老友叙旧,也结识了众多新朋。《丝路花雨》上演的剧场建于18世纪,红色天鹅绒和璀璨灯光包裹的剧场彰显着品位。盛装打扮的法国观众,坐满了整个剧场。谢幕时分,掌声持续了整整8分钟,“Bravo!(太棒了)”“Bravo!(太棒了)”的欢呼声响彻耳畔。演出完毕,不舍离开的观众将几位主要演员团团围住,握手、拥抱、合影、签名,喜爱之情似乎总也道不尽。当演员乘坐大巴驶离剧场时,沿途仍收到不少观众的挥手致意。“优雅”“诗意”“视觉盛宴”,成为《费加罗报》《娱乐》和《巴黎文化生活》等法国媒体不约而同的评价。
而在此次巡演的首站,位于伦敦西区的孔雀剧场,连演三场的《丝路花雨》成为一时间伦敦文化生活的话题。孔雀剧场隶属的伦敦萨德勒斯·威尔斯艺术中心,拥有大批忠实的剧场观众,在该中心最近上演的华人表演艺术团体是台湾的“云门舞集”。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英国上议院副议长贝茨勋爵夫妇、英中贸协主席沙逊勋爵夫妇、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纳斯爵士夫妇、英国首相外事秘书卡森夫妇等政要名流出席了首场演出,并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英国剧院艺术导刊》评论说:《丝路花雨》充满了目不暇接的腾跃和不可思议的平衡感,其整体色调和图案,以及神话般的服装,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美感。
春风化雨,沁人心脾
“文化传播若拒绝市场,便丧失了主流观众和影响力”
在莎士比亚的故乡,伦敦西区聚集了40多家各式剧院,被称为世界戏剧中心;在拥有深厚艺术传统的法国,仅周末的巴黎就有上百场的商业文化活动;在德国,崇尚音乐与哲学的德国人,向来不缺少艺术的滋养和震撼。一出来自中国的舞剧《丝路花雨》为何有魄力、有能力走出一条商业巡演的道路?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张树新深有体会,“过去,中国演出能在海外市场立住脚的多是杂技和武术,丰富多元的中国舞台艺术无缘主流市场,遮蔽了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张树新认为,创办“中华风韵”品牌活动,初衷便是整合国内的剧目资源和国外的演出渠道,让中国经典的演出剧目与国际主流传播平台对接,向更多的外国观众传播多样、多元的中国文化。
“一部艺术作品到底魅力几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来检验。”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说,“《丝路花雨》的创作遵从的既不是政治主题,也不是商业诉求,而是唯美的艺术追求。”1979年,艺术家集体创作《丝路花雨》,七易其稿才最终完成。2008年,在尊重原版的基础上,又以开放的文化态度进行了升级。加入“中华风韵”,他们根据欧美市场的欣赏习惯和巡演需要,进行了“瘦身”:将百人剧组削减为68人,压缩时长,删减部分剧情,加快了故事节奏。随《丝路花雨》在数十个国家、数百个城市演出之后,陆金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体会深切:“文化传播不是唯我独尊,独尊只能沦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卡拉OK’。文化创作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既要表达个性也要寻找共性。文化传播的效果最终要在交易中体现,如果拒绝了市场,文化传播也就失去了主流观众,丧失了影响力。”
票房,或许是衡量市场价值最直观的尺度。在伦敦,三场《丝路花雨》全部售罄,90%以上为外国观众。巴黎首演之后,剧场还出现了观众排队购票的景象,队伍长达数十米。在欧洲演出市场从来不缺乏好剧的前提下,“酒香更怕巷子深”。“一个全新的艺术作品,要走进当地主流观众的视野,必须了解观众和市场,宣传推广必须接地气。”张树新说,此次巡演虽然只有半个月,但承办方“中演院线”与英、法、德三家公司合作,提前一年便开始市场调研、宣传售票。
三地的演出推广活动也是各具特色。在剧场艺术成熟、观众品味挑剔的伦敦,《丝路花雨》在“亚洲之家”艺术中心举行了学术气息浓厚的信息发布会。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敦煌研究院等机构的学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敦煌艺术为主题发表了学术演讲,剧目主演在现场展示了反弹琵琶、霓裳舞等标志性舞蹈动作,引发数十家当地媒体的兴趣。在广场艺术盛行的巴黎,主办方经过1个半月的申请,终于取得在法国地标性文化建筑——凯旋门前展演的机会。演出当天,游客和市民将演员团团围住,不断按下的快门与优美的中国民乐、曼妙的舞姿构成了奇妙的搭配。法国国家电视台的一组记者全程记录和采访了剧团。记者让·洛朗·萨哈说:“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法国带来了中国的精致文化,法国人至今受益匪浅。今年中法迎来建交50周年,希望中法文化交流结出新的果实。”而在法兰克福,《丝路花雨》首演被纳入一年一度的新春招待会,作为中国人最真诚的新春祝福,献给法兰克福市民。
16天的重逢,《丝路花雨》所到之处皆是掌声与赞美。但与32年前不同,今天的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不论哪座城市,不论哪场演出,外国观众通过《丝路花雨》感受到:在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背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唐和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今天的中国,不正期待着在与各国的合作与共赢中,迎来下一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盛世吗?
创造经济奇迹的中国,或许将迎来一个文化崛起的时代。而这,注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中国故事”。
(编辑: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