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时间:2014年01月17日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赵展慧

  16日,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三十三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上网依然是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

  报告认为,互联网发展“数量”逐渐趋于饱和,向提升“质量”发展,在经济社会及网民生活形态的影响力加深。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有增有减,但只要与手机端“沾边”的,都呈现持续升温的态势。

  用手机看视频的用户比上年增长了八成多

  截至2013年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增长率为15.2%,其中在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为2.47亿,比2012年底增长了83.8%。手机视频在手机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统计中排名第一,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五大应用。中国互联网中心副主任刘冰解释,手机视频快速增长主要由三方面原因促成:首先,整体网民互联网使用行为正在向手机端转换,其次,智能手机的发展、Wi-Fi使用率的提升以及未来4G网络的落地等因素逐步完善了手机视频的使用环境,此外,上网成本的下降也让手机端高流量应用使用激增。

  同为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络游戏,用户规模高达3.38亿,但仅比上年增加了234万,增长空间有限。但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出现爆发性增长,较2012年底增长了54.5%,达2.15亿。“手机网络游戏使用门槛低、游戏时间碎片化,对PC端游戏形成补充,并且手机游戏在即时通信、社交应用等多渠道展开推广,推动了用户增长。”刘冰说。

  微博用户数量下降9%,微信等手机即时通信的网民数量年增长率达22.3%

  2013年社交类应用发展可以说几家欢乐几家愁。微博、社交网站及社交论坛应用使用率均下降,而以即时通信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

  数据显示,2013年成为微博发展的转折年,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截至2013年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下降9.0%。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较上年降低9.2个百分点。手机微博用户也比2012年下降2.9%,手机微博使用率也降低了8.9个百分点。报告预测微博未来发展并不乐观,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营销的商业化并不理想,盈利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与微博功能高度重合的即时通信的快速发展分流了部分手机微博用户。

  同时,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5.32亿,年增长率达13.8%,使用率也高达86.2%,是网民使用率最高的应用。手机即时通信的网民数达4.31亿,年增长率更是高达22.3%。刘冰表示,中小型的手机即时通信工具未来发展难度大,微信等主要即时通信工具的地位难以撼动。

  团购逆袭成为增长最快商务应用,手机购物、支付增长迅速

  2013年商务类应用继续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其中最为亮眼的增长当属团购。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人,用户规模年增长68.9%,团购使用率为22.8%,比2012年增长8.0个百分点,是增长最快的商务类应用。中国互联网中心分析师认为,团购出现逆转增长,意味着在经历了野蛮增长后的洗牌,团购已经进入理性发展时期。

  同时,网络购物的增长也十分可观。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比2012年增长了6.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1.44亿。分析师认为,手机独有的扫码、扫图片等功能和使用便利性提高了用户购物过程的决策效率,并且电商企业在手机端的大力推广,都对手机用户网络购物产生一定推动作用。

  手机网络购物也直接推动了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发展,2013年手机在线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使用率为25.1%,较2012年底增长了11.9个百分点。未来,向NFC近场通信和蓝牙Key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手机支付。

  谈及互联网发展趋势,刘冰表示,中国互联网中心团队预测未来互联网将“连接一切”,互联网终端不再只是电脑、手机、平板等,还将是车、冰箱、电视、微波炉等任何物体,互联网的应用将更为基础广泛。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