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2013:文化的要年,创作的小年
“要”在何处
对于文化来说,2013年是未来五到十年文化文艺发展的关键之年,8·19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工作的两个重要会议,会议精神和形成的文件是新一届政府关于文化的性质和职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的指导性意见。
由于中国社会发展欠账过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随着物质的丰富,市场的成熟,中国社会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商业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同时,人伦关系,价值观,道德精神,随之也发生了巨变。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创新,今天看来,这两对名词具有了突出的现实感。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格局里的改变,一个成熟的文明大国需要输出怎样的价值观,也成为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焦虑核心。价值观不是孤零零的存在,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文艺形式是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文化文艺也就从一段时间以来自甘认领的“边缘”位置回到价值建设的重要角色。
具体而言,我国的文化文艺发展正在经历一次阵痛,即如何实现中国当代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文化现代化是一个不能停止的过程,文化的现代化才能将一个民族带入真正的现代化。结合过去的经验,我国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是错误的路。文化的摇摆性十分突出,文化的本体和本质在激进、冒失和偏见、谬见中不断地迷失。
明确本体,澄清理念,沟通共识,提出文化复兴和中国梦目标。道路明确,目标明确,从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角度,2013年成为文化要年。
“小”在何处
当然,单纯从文艺各类型创作呈现的效果而言,2013年倒是通常意义上的小年。各种新作品虽然数量大,创作和传播更加类型化、分众化,青春文学和青春影视比率增加,但是普遍认可、共识度大的精品力作不多,有历史突破性的事件和人鲜见。庄稼收成有大年和小年,有经验的老农知道,大年固然可喜,小年也不足为忧,小年的意义在于修整、滋养,为今后的生产调整方向。文艺生产和传播更是如此。
当然,其中一些行业特别是文学和影视,特征性十分明显,变化值得关注,有可圈点之处。
1、文学:虚构不敌非虚构。
“文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在作家莫言获得“诺奖”之后,已经很少再有怀疑和讨论。相反,从电影、电视剧到戏曲、曲艺,大家都疾声呼吁文学在场,认为是文学缺席导致艺术倒退。2013一整年,围绕莫言,各种仪式方兴未艾,各种争议也此起彼伏。无论表达成什么模样,中国文学找到比肩世界的自信,有人甚至在为中国的下一位诺奖获得者预设铺垫。
与舆论相呼应,今年1000多部长篇小说出版,《繁花》、《日夜书》、《七天》,等等,虚构文学的天空,老树们纷纷开花。《出梁庄记》、《印度记》,非虚构重拳出击。诗歌的动静很多,诗人“跨界”写作引人注目,比如于坚的散文《印度记》,正了散文写作的路子。相比较而言,大家曾经寄予厚望的网络文学,反而亮点少了,关注的人少了。
2、电影:“70后”的天空
与文坛“70后”被集体忽略不同,“70后”是电影的主力。 可能因为电影是智力活动,也是体力活,而一个人的智力和体力以及经验的综合指数最高值,大约是35岁到 45岁这个年龄段。今年的几部关注度高的电影,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小时代》、《无人区》,基本是“70后”执导筒,“70后”演“70后”或“80”后。大的成就或者说经典性成就虽然谈不上,但是,这一代的人优点也暴露无遗,即理想主义、文化情结与市场嗅觉、国际视野调和勾兑得几乎没有缝隙。从今天的势头看,今后十年,应该可以期待他们中能够出大家和大师。
3、电视:回归人伦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有安身之所,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在内的人伦关系应该是受到鼓励和支持的。人是情感之源,关注人,关注人伦的变化,是文艺作品接地气、深刻性所在。《爸爸去哪儿》、《老有所依》、《我们结婚吧》,等等,形式或是综艺节目,或是电视剧,但都回到了人自身最基础的情感需求层面。这些作品收视率很好,说明了受众最终还是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感兴趣。(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刘琼)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