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北京文化消费季叫好又叫座

时间:2013年11月06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工艺美术非遗嘉年华现场。资料照片 

  45天,累计消费人次2654.3万,成交额52.3亿元——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用抢眼的数字撬动了首都文化消费的大市场;9大专项活动、9大展销板块、16区县活动……异彩纷呈的活动,让百姓乐享文化盛宴。

  作为“新生儿”,文化消费季何以既叫好又叫座?

  政府搭台,撬动文化消费大市场 

  文化消费季期间,为期4天的艺术博览会,吸引2.5万人到场观展、选购艺术品,现场成交额1.38亿元;“北京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揽得9.5亿元。最大的亮点来自电子商务,网上成交28.8亿元,占消费季总成交额的55%。

  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达13797美元,但文化消费只有1658元,仅占家庭收入的4%。然而,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却给出了令人惊喜的数据:45天的成交金额超过52亿元。可见,文化市场并不缺少消费潜力,而是缺少挖掘潜力的杠杆。

  “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某类文化消费产品的存在。”在消费季“流动图书馆”项目负责人徐大伟看来,政府主导搭建的供销平台,成为撬动文化消费大市场的有力杠杆。

  “消费季就像个大文化超市,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金元浦说。

  群众乐享,激发文化消费积极性 

  “现在每月房租就要不少钱,再加上交通、通信和其他日常花费,剩下的没多少。虽然有的演出很想去看,但票价太贵只好作罢。”生活在北京的普通白领王雯告诉记者。对她这样一个话剧迷来说,文化消费季的50多场剧目展出,推出不满百元的低价票,真是大饱眼福。

  “过去,文化往往被老百姓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一种和民生相关、可以消费的生活方式。北京文化消费季从市民切身的文化需求发力,是贴近民众、与民实惠,把文化真正落实到民生上的重要举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文化消费季让文化真正接了地气。

  丰富的文化消费市场形态,充分调动了消费主体的积极性。年轻人对动漫游戏嘉年华青睐有加;“数码控”被北京文化数码产业博览会吸引;资深玩家觉得北京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最有看头;老年人能在工艺美术非遗嘉年华活动中找到记忆……

  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是培养消费习惯的关键。“惠民文化消费季的根本意义就是通过政府搭台,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文化消费的实惠,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文化消费带来的快乐。”北京市文资办党委书记张慧光指出。

  机制创新,推动消费体系常态化 

  “原价180元的戏票,持文惠卡消费可享受6折优惠。”中国木偶剧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惠卡”是文化消费季最具创新性的产品,老百姓拿着它就能在国家大剧院、万达影城、北京图书大厦等文化消费场所享受折扣优惠和积分奖励。

  据了解,“文惠卡”启动1个月以来,免费申领者超过23万,加盟商户达450多家,直接产生消费额700余万元。文惠卡不仅把文化消费季从一个短期的主题活动变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其消费数据更成为指导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表示,要坚持集成创新,建立常态化的文化消费营销体系,统筹文化资源和规划布局,建立两小时文化消费圈,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衡化发展,推动文化消费的持续增长。

  “事实证明,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不仅包括各类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消费者,还包括促使它们成熟的文化政策。”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表示,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是培养市民文化消费习惯、促进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的一个良好开端,会对成熟文化消费市场的建立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