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改革中迸发活力
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在巴黎举行“美丽中国”文化艺术展。CFP
江苏金坛华罗庚艺术剧团的演员在表演儿童剧《留守小孩》。CFP
美国圣地亚哥交响乐团在山东烟台大剧院的精彩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CFP
大型史诗舞台剧《少年孔子》在北京中国木偶剧院彩排并试演。CFP
刚刚在山东闭幕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既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也成为文化产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其间,共有国内外600余家演艺机构、近2000个剧节目参展,86个演艺项目达成合作,签约额达9.02亿元,较上届增长5倍。更引人关注的是,不少演艺单位准备在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以在资本市场一决高下。
文化资源实现有序流转,文化与资本实现高效对接……一个个曾经的设想已成现实。而带来这些改变的关键,是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
成立于1960年的太原市话剧团,走到2006年,已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演员拿不到工资,纷纷在外谋出路。2007年,话剧团实行体制改革,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竞争上岗,演得多挣得多,剧团从“养人”变成了“养戏”。仅仅一年时间,太原市话剧团就形成了商演剧、红色剧、儿童剧3个系列9部剧目的创作体量,一年演出200场以上,一改过去“多年一部剧,一部演几场”的尴尬。
10年来,我国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视制作、发行、广电传输和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近7000家,核销事业编制近30万个。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文化行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逐步理顺,重塑了一大批新型市场主体,明显增强了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一大批转制院团积极开拓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以演出为核心产业,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和年收入均超过亿元。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企业、搅动了文化市场,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2012年突破了4万亿元。
公共文化事业: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实现了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事业费共计1220亿元,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7年的15.06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增幅为93.49%。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31%和97.23%。全国已建成30多万个“农家书屋”,中西部地区有20万个;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00多个,覆盖率达87.16%,县级文化馆2862个,覆盖率达100%;乡镇(街道)文化站超过3.8万个,覆盖率达94.8%,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
对于一些面临较大生存发展压力的公共文化事业,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扶上马、送一程”。2005年,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为重点扶持对象,与财政部制定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2011年起,《规划》进入第二期,每年继续投入1000万元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予以扶持。今年6月,文化部会同中宣部等8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设立国家艺术基金,将通过项目补贴、优秀奖励、匹配资助等方式,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
事实上,不仅是剧团等市场主体,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作为改革推动者的文化行政部门,同时也是“被改革者”。据悉,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文化部将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以更有效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文化“走出去”:知名品牌走向世界
10年前,文化体制改革刚刚启动,有不少人担心大量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艺精品是否还有人去创作?中华优秀文化是否还能传承?我国文化软实力将如何提升?
今天看来,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在影视剧方面,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达1.7万集,居世界第一,许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电视剧远销海外,《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掀起收视热潮,《李小龙传奇》《甄嬛传》等进入了美国主流电视台播放;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164.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95.6亿元,同比增长93.8%,占总票房的58.2%,《失恋33天》《泰囧》《中国合伙人》等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屡创票房神话。
舞台艺术方面,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风貌、展示中国气派的文艺精品涌现。反映晋商诚信为本的话剧《立秋》,走进全国近百个城市,演出600场,观众60多万人;展现农民工道德精神的秦腔《西京故事》一年演出150多场。一批优秀节目和演员在国际重大艺术比赛中获奖,为中国艺术赢得了荣誉——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杂技芭蕾《天鹅湖》获2008年度英国曼彻斯特戏剧奖“最佳国际剧目”,全球巡演2500场;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的《腾跃——大跳板》和《男子艺术造型》获得2012年第36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小丑”奖。
来自文化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一批知名文化品牌走向世界。2011年10月1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户外显示屏上,水墨动画形象的中国先哲孔子,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那一刻,人们看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
这,就是改革的力量。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