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手工艺破坏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传统手工艺的无形文化价值,以及它在当代更为凸显、更为强化的文化性质,再次被人们广泛认识。新世纪以来,国家将手工艺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视野加以保护,以避免它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濒危。今天,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手工艺的发展要在传承和保护为先的原则下进行,要强调保护中的稳步发展,而非不加限制、破坏性的“发展”。
以手工制作为基础的手工艺,其中的规范性、程式性、经典性因素体现了手工生产方式的基本文化特性。相对于产速、工廉、量大、划一的工业生产方式及技术,它并不具有以经济学尺度衡量的生产优势,也不具有适应由批量化工业制造所主导的现代市场环境的竞争力。在集约化、批量化、自动化生产所构成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传统手工艺的存续状态及其“巧夺天工”的核心价值备受冲击,后继乏人以致技艺失传,管理无序以致恶性竞争,急功近利以致粗制滥造,竭泽而渔以致原料枯竭,作风失范以致品格下滑……因此,对手工艺的保护应该立体化,以全面保护其技艺体系。同时,政府也应该在原材料和能源保障、贷款、税收、工商管理等相关方面给予手工艺特别的政策扶持,为之创造一个比现代工业生产更为优惠优厚的生产环境。另外,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规模小型化、产品制作精致化,不以工业生产模式或现代创新理念,人为地干预或改造那些体现手工生产规律的传统方式,对于保护传承手工艺至关重要。
目前,在片面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工艺美术界包括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发展”就是搞大规模的批量化生产,就是追求和工业产品比拼产量和薄利多销的规模化效益。这一方面导致原材料资源杀鸡取卵式的消耗,一方面导致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传统手工艺与天然原材料唇齿相依,其技艺特征以及产品品格与原材料的特性紧密关联。天然原材料一旦枯竭,任何代替品都无法逆转和挽救相关技艺的消亡。在重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手工艺原材料的有限性或稀缺性,认识到手工艺与批量化、大众化和快速生产的大工业产品的不同:手工艺的发展,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和产量的多少,其根本在于质量和品格,在于如何把文化性、艺术性和技艺的精湛性强调、发挥到极致,通过匠心巧艺的充分投入和人文内涵的充分灌注,追求远远超过一般工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或者经济学意义上的单位产出率,追求质量投入和产出的高效益比值。
因此,在手工艺生产实践中,应该把握“保持为先,品格第一”的稳步发展原则,不能把“发展”问题简单化、数量化、工业化。只有着力追求产品质量的好、制作工艺的精和美学品格的高,努力从“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彰显”、“传统技艺保持性的增进”和“作品单位利润率的提高”来理解和把握“发展”,每一位从艺者才能够把保持手工艺的核心工艺技术作为共同恪守的原则和实践目标:坚持使用本土的传统原材料、坚持成型和装饰环节的手工操作、坚持传统的工艺流程和经典程式、坚持业界一贯奉行的纯正作风和规范操守,手工艺发展才能立稳脚跟。
基于对“发展”的这种理解,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从艺者,还需要慎重地把握技艺方面的“创新”,要反对和抵制背离核心技艺或工艺传统的“为创新而创新”的刻意和所谓“现代风格”的追求,避免以牺牲手工艺特色和品格为代价的跨地域文化的“同质化”。与此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抑制或限制那些大量消耗本土原料但产品文化附加值、工艺品格保持度和作品单位利润率低下的批量化低端产品生产,以维护手工艺的现实利益和长远角度甚至代际角度的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今天传统手工艺也需要根据消费情况来调整产品形态,以期最大程度地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保护手工艺不是一成不变地固守某种产品的功能、样式、形制或装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所主张的“生产性保护”,即强调保持核心技术和核心价值的传统手工生产力,积极开展生产实践,通过不断制作和开发切合现实需要的产品,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参与当代社会财富创造,也是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所在。
随着国内外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的发展,许多曾经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工艺品现代加工制造业,由于资源、能源、污染等问题,加上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日益减弱,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产品同质化明显、出口阻力越来越大等问题,也在要求这些大量消耗传统手工艺原材料资源的地方产业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从生产加工低端的价值链环节升级到高端环节。立足手工传统的手工艺,势必在节约资源、清洁生产、维护本土文化传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示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地域特色鲜明的手工艺,才能够造就今天以至明天的辉煌。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