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不能成为传说 保护,永远不算太迟
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景区游人如织。
安徽皖南古村落。CFP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表示,已有1561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在工业化、城镇化浪潮的席卷下,承载着文化内涵和民族文明的传统村落似乎难逃消失的命运。官方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90万个自然村消失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这其中也包含了众多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如何继续推进?文化传承与经济开发如何保持和谐的步调?城镇化会否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威胁?
村落:无法割舍的记忆
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北团镇石排头村,是一个静谧的小村庄。71岁的邹金富和他的老伴,是这里全部的村民。老人说,20年前,村子里有100多人,后来都陆陆续续搬到山外了。他儿子也搬到了镇上,可老两口还是坚持留了下来。“这里是我们的根,舍不得走。”老人说。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对村落的过度开发等,导致许多村落迅速消亡。而这个仅剩两人的小村庄,在见证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可能被载入消失村落的历史名单中。
由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首次全国传统村落摸底调查的数据显示,各地共上报传统村落1.2万余个,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自然村总数的0.5%。其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现存不到5000个,数量很少。
作为文明之根的传统村落,或有珍贵的物质遗产,或有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有着独特的民族记忆,都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它们的消失,意味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亡、文明的断档、历史的断裂。湖南省住建厅副厅长袁湘江曾表示:传统村落消失,会造成传统文化记忆的丧失,增加子孙后代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难度,从而失去对历史的回顾,丧失未来发展的根基。
在此意义上,当内涵深厚的传统村落与快速消亡的残酷现实“狭路相逢”时,保护就成了当务之急。在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看来,传统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书,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