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订回眸

时间:2013年10月21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古史新韵 黄钟待鸣——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订回眸

  2006年4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专家论证会举行。图为专家合影。[资料照片]

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资料照片]

  10月19日,一部“老书”摆上了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的书架。还是《史记》,百三十卷,2000多年前司马迁呕心沥血的杰作;还是中华书局点校本,整整10册,54年前郭沫若遒劲的题签一如当初。

  但这又是一部新书,封面变成了浅米色,有了草绿色的书脊,6000多处标点改动,3000多条新撰校勘记。《史记》这部“老书”,焕然如新。

  点校本《史记》的修订出版,标志着1978年告竣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工程,历经30多个寒暑更迭,新篇续写;而2006年启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春去秋来走过8个年头,也终于开花结果。

  动荡中写就传奇

  直到现在,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蔡美彪依然记得,1958年9月举行的“标点前四史及改绘杨守敬地图工作会议”。吴晗、范文澜组织,历史学家尹达、侯外庐参会,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地图出版社总编辑张思俊在座,年仅27岁的蔡美彪是会议的记录者。这次原本为了标点“前四史”而召开的会议,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其他二十史及《清史稿》的标点工作,亦即着手组织人力,由中华书局订出规划。”正是这个决定,拉开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出版的序幕。

  一年之后,1959年9月,顾颉刚领衔点校的《史记》率先出版。同年12月,陈乃乾负责的点校本《三国志》付梓。1962年6月,点校本《汉书》问世。从1963年起,参加点校工作的大多数学者,汇聚在北京翠微路的中华书局大院集体办公,各史点校顺利进行。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革”,使点校工作陷于停顿。直到1971年,点校工作才得以重启,学者们再次聚首中华书局。

  不知是谁把1973年拍摄的一张“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传上了网。顾颉刚、白寿彝、唐长孺、杨伯峻等端坐前排,张政烺、启功、王钟翰、赵守俨等笑立其后,令众多网友连连惊叹——当年的点校阵容竟如此“豪华”。其实,点校队伍的“阵容”还不止于此,王仲荦、卢振华、傅乐焕、郑天挺、孙毓棠……这个新中国成立之后最为宏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的背后,凝聚着新中国文史学界众多名家宿儒的心血。

  “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参加点校工作是不署点校者名字的。只是在‘文革’结束后重印时,才在《出版说明》中一一列出历次参加点校工作者的姓名。当时,这些专家只能隐姓埋名做无私的奉献,但并没听说过有哪位老先生对此提出过异议。”时任中华书局编辑的黄克回忆,老先生们除了工资,没有一分钱的额外收入。“今天想起来,真够委屈这些‘国宝’级专家的。对于这一切,老先生们毫不计较,争分夺秒,踏实工作,一心要将被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将被耽误的工作补上去。”

  翻看当年留存的点校档案,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感慨颇多:“这些标点、分段、校勘、体例等的讨论,校勘记的初稿、修改稿,不仅是‘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点校工作的记录,而且为传统的文献整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通行的古籍整理范式、标准,都是通过‘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整理逐渐形成并定型的。”


(编辑: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