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重庆荣昌:把落寞非遗做成风光产业

时间:2013年10月11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

  “我们已经获得了好几项国家专利,我们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久前,重庆市荣昌县云宝夏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荣,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新开发的夏布产品。包括夏布在内的一批荣昌非遗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已成长为年产值约10亿元的文化大产业。

  夏布、安陶和折扇并称“荣昌三宝”,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荣昌夏布逐渐被挤出消费市场,上世纪90年代,荣昌的国有陶瓷厂相继破产。

  “荣昌各类非遗共有13大类116项,过去束之高阁式的保护让我们不堪重负,必须寻求新的突破。”荣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天智说,荣昌的思路是让非遗回归生活的土壤。荣昌县委、县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开发基金,还建成了1800平方米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传承技艺提供展示空间和传承课堂。

  政策引导激发了民间资本参与非遗保护利用的积极性。截至2012年底,荣昌已有100多家夏布厂、7家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和20余家小微型折扇企业。今年1月至8月,荣昌夏布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出口创汇3132万美元;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实现产值近6亿元;荣昌折扇的年销售收入也超过了1000万元。

  短 评 

  “非遗”是财富不是“包袱” 

  由于在保护和传承中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在个别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被当作装点门面的“花瓶”,甚至被视为不得不背的“包袱”。重庆荣昌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成功经验表明,非遗既是凝聚着区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的文化资源,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文化财富。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非遗也必须不断在变化中求发展。荣昌鼓励和引导非遗贴近市场,不断创新产业和产品,使非遗在创造产品与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了活态传承。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