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量小服务好 香港图书不打价格战
印量小 书价高 服务好
香港图书 不打价格战(图书价格怎么定)
在香港,书店是附近居民爱逛的场所。记者 李永宁摄
到香港逛书店,不少人都会为昂贵的书价所惊叹。一本200多页的书售价要100多港元,而普通的大学教科书价格更是高达三四百港元。香港书价是怎样制定的,为何与内地的差距如此之大?出版商与书商承销机制如何?读者又是如何看待高书价的呢?
市场印量和收入水平不同,书价整体高过内地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内地的售价是50.6元人民币,而香港中华书局平装版的售价则是148港元(约118元人民币)。
香港出版总会理事、香港最大的综合性出版商——联合出版集团助理总裁李家驹对此表示,一般而言,香港的图书价格比内地要贵,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印量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李家驹说,相较于内地庞大的市场,香港图书市场小、印刷量小,成本高,书价也水涨船高。另外,香港的收入水平比内地高,人工成本和消费水平都进一步推高了书价。
具体来说,李家驹介绍,香港书价的制定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版税、印制成本、必要间接成本、利润空间。
香港的版税约占每本图书价格的10%—20%,作家名气不同版税水平也不同。印制成本则控制在书价的20%以内,其他的必要间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营运成本、发行物流、税收等占20%以上。
余下的部分则是利润空间,由于香港市场竞争者多,出版商给书商的折扣价不一,出版商利润无法一概而论。但李家驹表示,出版社利润如果能达到30%,就属于很理想的状态了。
另外,李家驹补充,在香港出版发行的书籍主要有四类:港版、内地版、台版、外语版。除了港版之外,其他三类书籍售价还需要考虑汇率因素。
书店承担销售风险,卖书要“闻时节”、贴市场
与内地不同,香港的图书承销风险主要由书商负责。图书销量不好或者滞销,均由书商自己负责。书价经出版社制定,书商并不参与书价制定过程,因而香港书店出现“大折扣”促销售书的情况并不多见,各家书店的书价相差不大。
香港中华书局助理总经理陈超英表示,香港书店的运营完全靠图书销量来维持。书商以少量折扣从出版社进书后,算上店面租金、人工成本、日常开支等,让利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因此书店不太可能通过“价格战”来争夺消费者。
陈超英举例说,以图书以原价六五折进价来说,现时平均店面租金已占运营成本的10%至20%,书店盈利空间十分微弱。
没有价格折扣优势,同时又承担图书销售风险,那么香港书商是如何运营的呢?
陈超英说,最关键的就是紧贴市场、“闻时节”卖书。
2008年,四川发生汶川地震后,中华书局先后推出了《四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等与地震相关题材的书籍,销情甚佳。
近期,上海自贸区成立、香港经济何去何从的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中华书局近日又计划推出《香港奇迹已经幻灭?》等系列丛书。
除了紧贴市场,陈超英说,书店还必须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吸引固定的读者群。以中华书局为例,该书店正是通过积极打造“从文化出发”的特色,举办如“中华经典阅读”系列讲座等形式,留住并扩大忠实读者群。
陈超英说,书店承担销售风险的机制加剧了市场竞争性,同时倒逼出版社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图书的质量和内容。“毕竟卖不出去的书,书店也不会进的。”
读者选书首看内容,购书按照“就近原则”
林浩博是香港一所中学的通识科老师。由于工作关系,他购书的机会比较多。谈到香港书价,他说,从学校角度看,香港教科书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他建议教科书的价格应该适度下调。
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小学三年级中文科课本平均售价为56港元,而对比新加坡则是15.1港元,广东省是7.9港元。香港课本价格较新加坡贵3倍多、较广东省贵7倍。
至于日常图书价格,他则认为见仁见智。
林浩博说,香港的读者购书时更看重的是内容而不是价格。而且就香港收入水平而言,书价的整体水平属于可接受范围。加上各个书店之间的书价差不多,读者要购书时一般会选择“就近原则”,到距离最近的书店购书。
蔡晨是一家公司的文员,她也认为香港书价属于可接受范围。蔡晨平日喜欢买些生活类的书籍,除了香港出版的书,她也喜欢买些内地或海外出版的书,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喜欢。
她认为,香港图书市场整体还是很规范的,而且书价的折扣权并不在书店手上,由此衍生出来书店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主的经营理念,对于读者而言有极大的吸引力。“既然书价是固定的,读者可以选择的就是优质的服务和质量。”
中华书局董事总经理赵东晓表示,香港的读者购书意识的确较为理性,他们购书时更看重内容和个人需要。在理性读者群占主流的市场环境下,出版社和书商要生存,惟有靠书的质量取胜。同时,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也使得出版社图书定价必须遵循市场机制。
更重要的是,赵东晓认为,图书销售风险由书商承担,出版社就可以更加专注于书的内容。“毕竟图书市场的核心是书,只有出版更多的好书,才是对市场各方最好的馈赠。”
(编辑: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