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文化味儿真浓!
团圆文化味儿真浓!
“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央视中秋晚会的“团圆”故事
2013年央视中秋晚会现场 资料图片
“无论是现场还是直播,是在家乡还是他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大家看到的是同一轮月亮,抒发的也是同样的亲情、乡情和中华情,这也是一种团圆,是大团圆!”身在海外的马来西亚国家科学院院士杨海星,每逢中秋佳节就格外思念家乡——梅县雁洋。“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央视中秋晚会于中秋之夜在广东梅州举行,这是全球华人华侨共同收看的节目。可以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家乡,杨海星非常开心,言语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
“团圆文化”与“血脉之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的夜晚,远在海外打拼的华人华侨们一定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的情感分外浓烈。
杨海星今年已经74岁,但他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回家乡的情景。他说:“虽然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但从踏上梅州这片土地开始,我便有了回家的感觉,很奇妙!”对于杨海星来说,梅州虽然不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却是如精神家园般的所在,在他的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也保留下了许多客家的印记。今年中秋节,他虽然无法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回乡,却也通过邮件表达着他的思乡之情。
中央电视台秋晚导演周晓岚介绍,秋晚之所以选定梅州,主要是看重梅州浓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人走四方,与中秋晚会团圆、思念的主题相吻合。与以往相比,本次秋晚最大的亮点就是节俭和客家味。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杯花舞等具有客家特色的表演都出现在秋晚的舞台上。
“团圆文化”与“家国情怀”
“孩子一直在埋怨我,说我从暑假开始就没时间陪他了,中秋还是不陪他。”梅州市住建局高级工程师林向阳说,“想想是挺内疚的。不过自己也是为了让全球华人能在‘秋晚’相聚、‘大团圆’,暂时放弃自己的‘小团圆’,希望工作结束后再好好补偿家人吧。”中秋当晚,一场细雨并没有阻挡现场1.8万人的观看热情,许多人是和家人一起来的。因为要继续坚守场馆做好最后的主体设备保障工作,林向阳仍旧无法陪伴在家人左右。
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章新告诉记者,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梅州在筹备晚会过程中大大压缩了经费开支。今年秋晚舞美、演员阵容大幅削减,梅州文艺团体及群众演员占95%,近1000名伴舞演员均为梅州本地人,他们为办好秋晚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奉献在秋晚第一线。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参与表演的51人中,有42人都是“90后”青年演员。该院“90后”青年演员潘智岳用“魔鬼排练”来形容秋晚彩排,他说:“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我很紧张也很兴奋。不管镜头会不会摇到我,每一招每一式我都会认真对待。”而该研究院的另一名“90后”青年演员管乐莹因参加央视的“星光大道”在当地小有名气,秋晚上她与知名歌手李玉刚合作演唱歌曲《花满楼》。管乐莹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可以把广东汉剧展现给全国各地的老百姓。”
“团圆文化”与“幸福祈望”
央视中秋晚会高潮迭起,看到激动处,年近四十的梅州最美教师李海苑跟其他人一样很兴奋,挥动手中的荧光棒,跟大家一起尖叫,双脚跟着节奏轻轻跳动起来,让她忘了支撑自己站立的右腿是假肢——6年前,她的右腿罹患骨癌被高位截肢。
“能够跟家人一起边吃柚子月饼边看央视秋晚,非常幸福。”李海苑说,生命无常,珍惜眼前,只要有家人相陪伴,即使粗茶淡饭,即使相聚不说一句话,也都是团圆的节日。乐观的李海苑说,今年秋晚办到梅州来了,这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也恰恰说明了梅州的经济社会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说,梅州是欠发达地区,但具有优良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广东振兴粤东西北的重大机遇下,梅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疗养、食品药品等生态适宜型产业,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验区。梅州借助央视秋晚向世界发声,必能将秀美的山水、厚重的人文、良好的生态、丰富的特产推向世界,再次擦亮世界客都的品牌,提升梅州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报梅州9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吴春燕 梅州日报记者李少凤 何碧帆 张 柯)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