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探索居民原村经营
保护和开发的主导权交给村民
诺邓探索居民原村经营(发现·角落里的中国)
提举衙门旧址。
黄树江从来没腌过这么多火腿。
黄文光的家庭生态博物馆藏品。
村里的妇女们试着做月饼出售。
古村小巷。
村里零星的现代建筑。
2012年12月,国家公布首批646个传统村落名单。8月30日,第二批915个传统村落名单公布。
这1000多个传统村落或许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自存?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大山深处的诺邓村,自汉朝起就是产盐之地,也曾因此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然而,随着盐业经济的萧条,完好集中地保存着包括民居、庙宇、盐井、衙门、驿路等明清人文建筑群的诺邓开始了沉寂。
随着旅游开发逐步展开,面对多起来的游客,守着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穷怕了”的诺邓人突然纠结了——这一次,他们该怎么办?
古村意外走红
在诺邓村口的小河边,老黄的农家乐已经开了好几年。去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第一集就有老黄的镜头:“云南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正在小溪边搭建一个土灶,这个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生产食盐为的是制作诺邓当地独特的美味……”老黄把视频截图印到了店门口的广告上。他觉得机会来了。他和儿子黄树江四处借钱,砸下几百万元,还请来工人,在一个月时间里腌制了4000多条火腿。老黄说,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做火腿,可从来没这么“海量”,他们决定“赌一把”。
“客人一下多了起来,有的一桌就要点七八盘。”黄树江告诉记者,家里只有1000多条腌够两年、可以上桌的火腿,怕不够卖了,只好每桌限量供应两盘,并且绝不外卖,哪怕只是切走一小块。
这次有些意外的“触电走红”,会不会把诺邓的名声传扬出去呢?为诺邓村的保护和旅游宣传,土生土长的杨希元已经忙活了14个年头。他是云龙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办公室的主任。在他看来,搞开发、做生意,不是诺邓人的强项。老黄也说,许多诺邓人商品意识淡薄,卖东西还会害羞,“如果到路边卖桃子,没人来买,卖桃子的人就会躲到一旁抽烟去”。
“诺邓人穷怕了。村里没有平地,只能上山种玉米。”杨希元说,盐业经济萧条之后的诺邓在1990年曾有过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有单位来打了17个探井,县里还成立了盐业开发办公室,穷乡亲们的腰包眼看就要鼓起来了。“那会儿没考虑过古建筑的保护,甚至还有过破坏古村的想法。”可是,开采工作最终搁浅,诺邓村在大山里又沉寂了20余年。
可是,面对陆续增多的游客和可能稍纵即逝的发展机会,曾经主要种玉米的诺邓人尝试改变。“目前,村内18家旅游接待户总共可以提供156个床位。”杨希元说,“其中13家都是在最近这一年开办起来的。”
村庄日渐消失
据当地史料记载,诺邓村自汉朝起就是产盐之地。明朝设置“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即在诺邓。那时,诺邓是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商贾云集,山谷周边山坡上构建起层层叠叠、风格各异的民居。如今,百年以上的众多明清古民居,与千古盐井、提举衙门、盐马古道、棂星门坊等古迹,200余株百年古木,以及洞经花灯、传统节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相对完好的古村风貌。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却成了非常艰巨和复杂的任务。
诺邓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万寿宫,据记载为元代建筑。78岁的李文茂老人在这座古建筑里已经住了40多年。堂屋的墙上,嵌有明代诗碑。老人说,诗碑原来的位置已经被改建成了厨房。而康熙年间所建的龙王庙,院墙已经残缺不全。“风格、样式、体量都不对。”杨希元指着龙王庙对面正在复建的戏台,有些无奈地说。拆旧建新,正是杨希元最忧心的。“2000年,村里还有130多个明清民居院落,如今只剩下106个了,13年间消失了20多个。”坐在老黄家的院子里,触目所及已与大山外的农家乐差别甚微。“老房子太黑太旧,怕客人不舒服,看着也不安全,2006年拆掉了。”老黄说。
大青树旁,一家开在老院子里的客栈挂起了红灯笼,铺上了蓝底白花的桌布,摆好了鲜花盆景,颇有些大理、丽江的情调。WiFi已经覆盖,大山外面的游客还可以通过网络预订房间。
有着2000多年产盐史、曾经马帮云集的村庄,如今已很难再看到马。“不让养马了,一是不干净,二来村里路窄,怕游客来了碰着危险。”老黄这样解释。
行走古村,不时能见到开裂的土坯墙,有的已经倾斜,摇摇欲坠。还有些土坯墙,却是格外干净整洁,斑驳的墙面不见了。“重新刷过,原来的历史信息都看不到了。”杨希元觉得这样的修补很外行,缺乏修旧如旧的理念、技术和工艺,反而弄巧成拙了。
更扎眼的是,村里已经零星冒出几幢与古村传统风貌极不协调的现代水泥房。村委会副主任杨庆明说,有的人家出去打工,赚了钱回来就想改善居住条件,可使用的都是新型建筑材料。
当地宣传、旅游、文化等部门的负责人都对记者说,为劝阻村民拆老房子,他们都登门入户做过工作,甚至还发生过激烈争吵,可新房子照样建了起来。
据云龙县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称,部分民间收藏已经流失,一些传统文化形态也正在消失。
探索原村经营
“现在,必须死守保护防线。”杨希元说得很坚决,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2000年,县里就成立了旅游开发办公室,最初4年只有杨希元1个工作人员。今年5月,诺邓保护与综合管理工作组成立,从文化、旅游、住建等部门抽调了6个人,却还是没有专职负责的管理人员。
“主体不明确——历史文化名村是住建部门管,村内的文物又是文化部门管。”杨希元呼吁尽快成立保护管理局,理顺关系。
可是,旅游开发已经开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已经显现。古村诺邓等不起了。
云龙县委宣传部部长王会琴说,县里准备对诺邓村进行立法保护。至于开发,招商引资并不是惟一出路。完全交由外面的公司来经营,会加速古村的商业化,导致村民被边缘、参与度不高。所以,诺邓村正在探索一条新路:政府指导,将保护和开发的主导权都交给村民。
村民黄文光家的院子里开着一间小博物馆,“有380多件文物,”黄文光指着一页皱巴巴的纸解说道,“这是我们家五代祖手书分家单的原件,从明万历19年传下来……”还真有几分专业讲解的意思。这样的家庭博物馆,诺邓村已有两家。村民们收取参观费,自然对文物和古建筑视若珍宝。
村里还有一个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协会,今年5月换届时,采用“海选”的办法,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推荐理事长候选人,再根据得票多少,最终选出理事长以及15人组成的理事会。村民们自己来决策古村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杨家全即是理事会成员之一,她家的客栈仅有8个房间,节假日常常住满,可她不打算新增标间了。“房间里添加卫生间,需要对老房子进行改造,破坏太大了。”
“村民的保护意识在提高,有的拆过老房子的村民已经感到后悔了。”王会琴说,“今后,政府可以找一片地,解决好水、电、路,集中建新村,帮助村民们改善居住条件,古村里还是鼓励原住居民原村经营。但是强调以村民为主,并不是不让企业参与,我们希望将来,村里的协会能发展壮大成经济实体。”
(编辑:孙菁)